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城运中心《2024年静安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字号:

关于转发区城运中心《2024年静安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静府办发〔2024〕4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

  区城运中心《2024年静安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要点》已经区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23日

2024年静安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要点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城区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城区治理共同体,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本市部署要求,结合静安区六大专项行动,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强化责任担当,保障城区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一)推进“四早五最”互促互融。围绕更好实现“四早五最”,以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为依托,持续完善城市全生命周期体征指标体系。以物联传感器、“AI+视频”等数字技术应用为支撑,不断提升城运平台智能感知能力建设。深化“智慧交通”“智慧气象”“智慧环保”“网络舆情态势感知”等场景应用,拓展“四早”覆盖范围,完善 “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等场景功能,提升“五最”处置效率,牵引网格管理、应急处突、值班值守等一线调度处置力量有效联动,实现“四早”和“五最”的最佳效益。(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委网信办、区生态环境局、区建设管理委、区应急局、各街镇)

  (二)提升“平急融合”实战实效。围绕提升城区安全韧性水平,紧盯城市安全、防汛防台、自然灾害、社情舆情民情等重点领域和国庆、春节等重要时段,加强商圈经济、文化旅游、交通路况、水电燃气、轨道交通等城市体征数据汇聚,优化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充分发挥区城运应急委牵头抓总作用,以城区运行和应急处置为中心,优化各类预案,加强资源调度。加强城运应急办功能和作用发挥,密切与110、119、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生态监管等执法领域的互动和资源信息互通互享,进一步提升区级城运平台综合指挥和联动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政府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数据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各街镇)

 (三)推动值班值守科学规范。加快落实《“一网统管”数字化值班室建设与运行导则》《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要求》等值班工作地方标准,加强数字值班平台建设应用,提升平急融合政务值班、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能力。进一步健全三级值班调度体系,完善重要紧急信息报告方式,实现多源信息接入,提升发现、核实、调度能力。按照“四早五最”要求,优化基层直报机制,拓宽基层直报渠道。加强值班业务线上线下培训,提升值班人员实操能力。(责任单位:区总值班室、区应急局、区城运中心)

 (四)推动“高效处置一件事”落地落实。深入推进《“一网统管”派单字典》编制,梳理管理事项,优化处置流程,以流程再造驱动处置效率提升。优化“热线智能分析系统”,深化智能化派单内涵,探索“自动化派单、智能化管控”,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完善“人工+智能”巡查模式,加强全区网格巡查、问题发现和上报处置。完善“静安区城运网格案件质量抽查评分系统”,以数字化手段助推城区管理效能提升。(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二、优化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城区治理协同合力

  (一)健全指挥调度体系。区级层面,着眼区城运中心平台枢纽作用发挥,以数据为驱动,进一步完善城运应急委统筹协调功能,推动“平、急、专”等各类指挥体系的无缝衔接和有效互转,进一步强化城运平台“观、管、防、联、处”功能,全面建设城运视觉中枢、指挥调度中枢,并提升效能。街镇层面,充分发挥街镇城运中心“统和战”核心职能,按照全市关于“三级平台、五级应用”体系架构,进一步强化街镇城运中心标准化建设,优化指挥体系、理顺运行机制,提升基层主动发现问题、及时精准处置的能力。区级城运视觉中枢、指挥平台等引接赋能街镇城运平台,提升基层数字化应用能力和对城运基本治理单元的实战应用支撑。(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区应急局、区数据局、各街镇)

 (二)提升联勤联动合力。深化城运应急办实体化运作,持续完善工作规则与运行机制,围绕大安全、大经济、大城建、大民生、大文化、大生态等行业格局,分领域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密切与应急、消防、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勤联动,有效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重大舆情等极端事件。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扩大视频会商、视频轮巡等基础系统覆盖面,充分发挥移动单兵、布控球、无人机图像推送、信息报送作用,提升一体化作战能力。(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政府办公室、区商务委、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建设管理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各街镇)

  (三)加强城运工作站、最小管理单元能力建设。以全区85个城运网格为基本治理单元,以街镇为主体,加强城运工作站力量配置和机制完善。持续推进党建与公安、城管、市场、房管、市容等各类资源入格入站,形成治理力量多元集成、实战实用。完善站内巡查发现、派单处置、应急响应等运行机制,实现问题快发快处。进一步优化完善南京西路商业街街区、苏河湾湾区、上海火车站站区、市北高新产业园区、大宁中心广场智慧园区等特定区域场景建设,应用数字孪生等技术,加强物联感知和数据汇聚,推进多元共治,形成善治空间。重点打造“蕃瓜弄成套改造项目数字赋能平台”“张园物联网BIM平台”等,推动数字化应用,提升治理效能。(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房管局、区城管执法局、上海站管委办、区功能区推进办、石门二路街道、天目西路街道、北站街道、大宁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彭浦镇、市北高新集团、大宁集团、苏河湾集团、置业集团)

 (四)完善协同治理机制。积极构建“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管理、业务、数据、考核深度融合,各部门数据共享支撑和保障的协同机制。深化拓展城市运行管理外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建设。着力提升网络舆情和圈群社情民意发现感知能力,关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拓展“随手拍”试点区域,优化“静安码”市民侧轻应用,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渠道,逐步形成城市运行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数据局、各街镇)

 三、注重基础建设,提高数字化全方位赋能的底层能力

  (一)夯实数字底座。持续推进以“人、地、物、事、情、组织”为逻辑架构的“一网统管”全口径要素数据纳管,不断丰富城运主题数据库。建立设计科学、分类合理、分级明晰的《城运主题数据资源目录》,汇集基本信息、管理数据、业务数据、监管数据,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加快构建泛在协同、开放共享的政务数字底座,以区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为依托,推动建立行业治理数字底座,强化数据双向交互,增强数据实时性和精准性,释放城市治理数据价值。完善城区运行生命体征,重点围绕气象、交通、环境、安全、舆情、民生等8个维度,打造多维、多源、多态的数据指标体系,为重点指标设置预警阈值。(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

 (二)打造城运侧视觉中枢平台。加强统筹建设,启动城市运行视觉中枢平台建设,加快构建资源集成、科学调度、开放共享的视频底座。整合全区约2.6万路街面、居民区以及各行业视频资源,梳理优化点位设置、调整视频覆盖范围、提升视频调阅便捷度和观感度。对视频探头进行标签化管理、建立场景预案,方便指挥调度。选取南京西路沿线、上海火车站站区、苏河湾湾区等重点区域,打造虚实结合的视频应用。在张园、静安寺下沉广场等主要景区和地标性区域,选取若干路视频叠加AI算法,充分发挥视频资源“千里眼”作用。对有视频需求的街镇,逐步开放使用权限,赋能基层一线。(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体育局、区绿化市容局、上海站管委办、各街镇、苏河湾集团、置业集团)

 (三)提升城运底图应用能力。深化“图、网、码”会战成果,以接入全市统一的“时空一张图”工作为契机,在底图叠加“人、地、物、事、情、组织”图层数据,探索建立本区全口径数字底图。推进视频、物联传感、热线网格等工单数据落图上网。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适时推动数字孪生地图建设,为城区精细化治理提供更全面、更智能的技术手段和工具。(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四)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网络安全防范和数据安全保密机制,严格落实等级保护,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推进落实“制度+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防护。以举办网络安全培训为抓手,提升网络安全意识,规范网络安全日常管理。(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委保密局、区公安分局、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四、打造管用场景,推动城区治理提质增效

  (一)打造多元参与的创新型场景。着眼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医疗健康、行业管理等民生领域,加强数据互通、技术互融、成果互用,推动“单一事项”场景向“多条线融合”场景转变,管理与服务并重,提升综合效益。探索“两网融合多条线餐饮行业精细化治理应用场景”建设,深化“五五购物节运行态势监测系统”,拓展“影像云胶片场景”,推动“一网通办”企业办事数据与“一网统管”行业监管数据有效融合,促进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之间的有效关联,提升管理质效。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产业园区的交流合作,促进政务数据与公共数据的有机融合,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卫生健康委、区生态环境局、区数据局)

  (二)上线能力共享的通用性场景。聚焦城市治理重点难点问题,由业务部门牵头,打造一批能力共享的通用性场景。上线“静安消防风险评估智能应用场景”,助力街镇、各行业部门有针对性开展消防隐患整治工作。打造“城管执法沿街商户全要素执法监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管理效能。集成“静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平台”,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增强数据综合利用能力。拓展“智慧菜场”场景应用范围,提升菜市场智慧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商务委、区统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消防救援支队)

  (三)推动场景迭代升级。拓展“智能水管家场景”试点范围,逐步在14个街镇全覆盖推广,今年计划新增独居老人服务800余户。推进“应急指挥场景”建设,做强应急指挥移动端,实现各类数据实时共享,有效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效率。推进“公共卫生场景”模块优化、数据更迭,打造传染病防治综合管理平台。推进静安寺街道“一网统管1+4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二期建设,打造曹家渡街道“综合治理及智能化场景应用平台”,石门二路街道“低碳社区数治平台”,南京西路街道“城市管理精细化示范区数智治理平台”,升级改造临汾路街道“民情日志”,打造“图码融合数字化治理”。(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区应急局、静安寺街道、曹家渡街道、石门二路街道、南京西路街道、临汾路街道)

  (四)打造实战实用的基层治理轻应用。加强与市级部门系统整合衔接,结合基层实际,建设上线满足基层需求的智能轻应用,不断丰富工具箱。围绕老旧住宅电梯维护、群租治理、独居老人关怀等基层治理的重点,打造“数字吹哨”轻应用,以数据预警推动工单闭环处置,为基层一线赋能增效。试点“智慧物业管理场景”,为居民小区管理赋能。开发“装修垃圾不落地场景”,助力小区管理干净有序。启动“非机动车充电智能管理场景”建设,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全区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充电车库、充电桩基础台账数据,通过烟感、温感、电流监测等物联传感设备,叠加视频等应用,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赋能。(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城发集团)

 五、加强组织保障,促进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一)加强制度建设。将“一网统管”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继续推进“一网统管”工作法治化,深化拓展法制研判机制。编制我区“一网统管”考核办法,加强对街镇和部门“一网统管”建设工作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各街镇)

  (二)加强人才建设。以培育复合型数治人才为目标,组织开展“一网统管”专题培训、实战演练、技能比武和应用场景创意比赛。把“数字治理”“一网统管”等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区级层面,组织不少于3次的业务培训,街镇层面,组织不少于1次的相关培训,全面提升数字素养和实战能力。制定热线、网格工单派发处置人员配比标准,强化岗位实操。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纪律约束,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严格八小时内外教育管理和监督,激励城运体系各级人员建功岗位、砥砺奋进。(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人才工作局、区委党校、各街镇)

 (三)构建科创生态。开展区块链相关领域探索实践,带动一批创新企业,开发一批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培育一批科创人才。对标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加强政研合作,完善咨询机制,提供科学决策支撑。总结提炼静安“一网统管”的核心理念,结合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策划“一网统管”宣传推介,不断扩大静安“一网统管”品牌影响力。(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人才工作局、区数据局、各街镇、市北高新集团)

  附件:2024年静安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任务分工表

  附件

2024年静安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任务分工表

序号

主要任务

工作项目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1

 

 

 

 

 

 

 

强化责任担当

 

 

 

 

 

 

 

 

 

 

 

 

 

 

 

 

 

 

 

 

强化责任担当

推进“四早五最”互促互融

完善城市全生命周期体征指标体系。

区城运中心

2

提升城运平台智能感知能力。

区城运中心

3

深化“智慧交通”“智慧气象”“智慧环保”“网络舆情态势感知”等场景应用,完善 “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等场景功能。

区城运中心、区委网信办、区生态环境局、区建设管理委、区应急局

4

牵引网格管理、应急处突、值班值守等一线调度处置力量有效联动。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5

 

 

提升“平急融合”实战实效

 

 

 

 

提升“平急融合”实战实效

加强商圈经济、文化旅游、交通路况、水电燃气、轨道交通等城市体征数据汇聚,优化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

6

充分发挥区城运应急委牵头抓总作用,以城区运行和应急处置为中心,优化各类预案,加强资源调度。

区城运中心、区政府办公室、区应急局、区数据局、各街镇

7

加强城运应急办功能和作用发挥,密切与110、119、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生态监管等执法领域的互动和资源信息互通互享。

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消防救援支队

8

推动值班值守科学规范

加强数字值班平台建设应用,提升平急融合政务值班、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能力。

区总值班室、区应急局

9

进一步健全三级值班调度体系,完善重要紧急信息报告方式。

区总值班室、区城运中心

10

加强值班业务线上线下培训,提升值班人员实操能力。

区总值班室

11

推动“高效处置一件事“落地落实

深入推进《“一网统管”派单字典》编制。

区城运中心

12

优化“热线智能分析系统”,探索“自动化派单、智能化管控”。完善“人工+智能”巡查模式,加强全区网格巡查、问题发现和上报处置。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13

完善“静安区城运网格案件质量抽查评分系统”,以数字化手段助推城区管理效能提升。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14

 

 

 

 

 

 

 

 

 

 

优化机制建设

 

 

 

 

 

 

 

 

 

 

 

 

 

 

 

 

 

 

 

 

 

 

优化机制建设

 

 

 

 

 

 

 

 

 

 

 

 

 

 

 

 

优化机制建设

健全指挥调度体系

区级层面,着眼区城运中心核心枢纽作用发挥,以数据为驱动,进一步完善城运应急委统筹协调功能,推动“平、急、专”等各类指挥体系的无缝衔接和有效互转。

区城运中心、区应急局、区数据局

15

进一步强化城运平台“观、管、防、联、处”功能,全面建设城运视觉中枢、指挥调度中枢并提升效能。

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各街镇

16

街镇层面,充分发挥街镇城运中心“统和战”核心职能,按照全市关于“三级平台、五级应用”体系架构,进一步强化街镇城运中心标准化建设,优化指挥体系、理顺运行机制,提升基层主动发现问题、及时精准处置的能力。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17

区级城运视觉中枢、指挥平台等引接赋能街镇城运平台,提升基层数字化应用能力和对城运基本治理单元的实战应用支撑。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18

 

 

 

提升联勤联动合力

 

 

 

 

 

 

提升联勤联动合力

深化城运应急办实体化运作,持续完善工作规则与运行机制,围绕大安全、大经济、大城建、大民生、大文化、大生态等行业格局,分领域建立部门协同机制。

区城运中心、区政府办公室、区商务委、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建设管理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各街镇

19

密切与应急、消防、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勤联动,有效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重大舆情等极端事件。

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各街镇

20

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扩大视频会商、视频轮巡等基础系统覆盖面,充分发挥移动单兵、布控球、无人机图像推送、信息报送作用,提升一体化作战能力。

区城运中心、区应急局、各街镇

21

加强城运工作站、最小管理单元能力建设

加强城运工作站力量配置和机制完善。持续推进党建与公安、城管、市场、房管、市容等各类资源入格入站,形成治理力量多元集成、实战实用。完善站内巡查发现、派单处置、应急响应等运行机制,实现问题快发快处。

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房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镇

22

进一步优化完善南京西路商业街街区、苏河湾湾区、上海火车站站区、市北高新产业园区、大宁中心广场智慧园区等特定区域建设,应用数字孪生等技术,加强物联感知和数据汇聚,推进多元共治,形成善治空间。

区城运中心、上海站管委办、区功能区办公室、石门二路街道、天目西路街道、北站街道、大宁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彭浦镇、市北高新集团、大宁集团、苏河湾集团

23

重点打造“蕃瓜弄成套改造项目数字赋能平台”“张园物联网BIM平台”等,推动数字化应用,提升治理效能。

区城运中心、天目西路街道、置业集团

24

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积极构建“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管理、业务、数据、考核深度融合,各部门数据共享支撑和保障的协同机制。

区城运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数据局

25

深化拓展城市运行管理外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建设。着力提升网络舆情和圈群社情民意发现感知能力,关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拓展“随手拍”试点区域,优化“静安码”市民侧轻应用,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渠道,逐步形成城市运行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26

 

 

 

 

数字赋能增效

 

 

 

 

 

 

 

 

 

 

 

 

 

 

数字赋能增效

 

 

 

 

 

 

 

 

 

 

 

 

 

 

 

 

 

 

 

 

 

 

数字赋能增效

夯实数字底座

持续推进以“人、地、物、事、情、组织”为逻辑架构的“一网统管”全口径要素数据纳管,不断丰富城运主题数据库。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

27

建立设计科学、分类合理、分级明晰的《城运主题数据资源目录》,汇集基本信息、管理数据、业务数据、监管数据,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

28

加快构建泛在协同、开放共享的政务数字底座,以区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为依托,推动建立行业治理数字底座,强化数据双向交互,增强数据实时性和精准性,释放城市治理数据价值。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

29

完善城区运行生命体征,重点围绕气象、交通、环境、安全、舆情、民生等8个维度,打造多维、多源、多态的数据指标体系,为重点指标设置预警阈值。

区城运中心

30

打造城运侧视觉中枢平台

加强统筹建设,启动城市运行视觉中枢平台建设,加快构建资源集成、科学调度、开放共享的视频底座。

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各街镇

31

整合全区约2.6万路街面、居民区以及各行业视频资源,梳理优化点位设置、调整视频覆盖范围、提升视频调阅便捷度和观感度。

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体育局、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

32

对视频探头进行标签化管理、建立场景预案,方便指挥调度。

区城运中心

33

选取南京西路沿线、上海火车站站区、苏河湾湾区等重点区域,打造虚实结合的视频应用。

区城运中心、上海站管委办、静安寺街道、石门二路街道、南京西路街道、苏河湾集团

34

在张园、静安寺下沉广场等主要景区和地标性区域,选取若干路视频叠加AI算法,充分发挥视频资源“千里眼”作用。

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置业集团

35

对有视频需求的街镇,逐步开放使用权限,赋能基层一线。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36

 

 

提升城运底图应用能力

 

 

深化“图、网、码”会战成果,以接入全市统一的“时空一张图”工作为契机,在底图叠加“人、地、物、事、情、组织”图层数据,探索建立本区全口径数字底图。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37

推进视频、物联传感、热线网格等工单数据落图上网。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38

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适时推动数字孪生地图建设,为城区精细化治理提供更全面、更智能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39

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网络安全防范和数据安全保密机制,严格落实等级保护,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区委网信办、区委保密局、区公安分局、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40

与第三方技术开发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和安全承诺书,通过防火墙、秘钥、系统登录设置等方式,加强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防护。

区城运中心、各相关部门、各街镇

41

以举办网络安全培训为抓手,提升网络安全意识,规范网络安全日常管理。

区委网信办、区委保密局、区公安分局、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42

 

打造管用场景

 

 

 

 

 

 

 

 

 

 

 

 

 

打造管用场景

 

 

 

 

 

 

 

 

 

 

 

 

 

 

 

 

 

 

 

 

 

 

 

打造管用场景

 

 

 

 

 

 

 

 

 

 

 

 

 

 

 

 

 

 

 

打造管用场景

 

打造多元参与的创新型场景

 

 

 

 

 

打造多元参与的创新型场景

着眼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医疗健康、行业管理等民生领域,加强数据互通、技术互融、成果互用,推动“单一事项”场景向“多条线融合”场景转变,管理与服务并重,提升综合效益。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

43

探索“两网融合多条线餐饮行业精细化治理应用场景”建设,深化“五五购物节运行态势监测系统”,拓展“影像云胶片场景”,推动“一网通办”企业办事数据与“一网统管”行业监管数据有效融合,促进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之间的有效关联,提升管理质效。

区城运中心、区卫生健康委、区生态环境局、区数据局

44

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产业园区的交流合作,促进政务数据与公共数据的有机融合,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

45

上线能力共享的通用性场景

上线“静安消防风险评估智能应用场景”,助力街镇、各行业部门有针对性开展消防隐患整治工作。

区城运中心、区消防救援支队

46

打造“城管执法沿街商户全要素执法监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管理效能。

区城运中心、区城管执法局

47

集成“静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平台”,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增强数据综合利用能力。

区城运中心、区统计局

48

拓展“智慧菜场”场景应用范围,提升菜市场智慧化管理水平。

区城运中心、区商务委

49

 

推动场景迭代升级

 

 

 

 

 

 

 

 

 

 

 

推动场景迭代升级

拓展“智能水管家场景”试点范围,逐步在14个街镇全覆盖推广,今年计划新增独居老人服务800余户。

区城运中心、区民政局

50

推进“应急指挥场景”建设,做强应急指挥移动端,实现各类数据实时共享,有效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效率。

区城运中心、区应急局

51

推进“公共卫生场景”模块优化、数据更迭,打造传染病防治综合管理平台。

区城运中心、区卫生健康委

52

推进静安寺街道 “一网统管1+4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二期建设。

区城运中心、静安寺街道

53

打造曹家渡街道 “综合治理及智能化场景应用平台”。

区城运中心、曹家渡街道

54

打造石门二路街道“低碳社区数治平台”。

区城运中心、石门二路街道

55

打造南京西路街道“城市管理精细化示范区数智治理平台”。

区城运中心、南京西路街道

56

升级改造临汾路街道“民情日志”,打造“图码融合数字化治理”。

区城运中心、临汾路街道

57

 

打造实战实用的基层治理轻应用

 

 

 

 

 

 

打造实战实用的基层治理轻应用

加强与市级部门系统整合衔接,结合基层实际,建设上线满足基层需求的智能轻应用,不断丰富工具箱。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各街镇

58

围绕老旧住宅电梯维护、群租治理、独居老人关怀等基层治理的重点,打造“数字吹哨”轻应用,以数据预警推动工单闭环处置,为基层一线赋能增效。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各街镇

59

试点“智慧物业管理场景”,为居民小区管理赋能。

区城运中心、临汾路街道

60

开发“装修垃圾不落地场景”,助力小区管理干净有序。

区城运中心、区绿化市容局、城发集团

61

启动“非机动车充电智能管理场景”建设,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全区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充电车库、充电桩基础台账数据,通过烟感、温感、电流监测等物联传感设备,叠加视频等应用,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赋能。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各街镇

62

 

 

 

 

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

将“一网统管”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

区城运中心、区财政局

63

继续推进“一网统管”工作法治化,深化拓展法制研判机制。

区城运中心、区司法局(法制办)

64

编制我区“一网统管”考核办法,加强对街镇和部门“一网统管”建设工作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65

 

 

 

 

 

 

 

加强人才建设

 

 

 

 

 

 

 

以培育复合型数治人才为目标,组织开展“一网统管”专题培训、实战演练、技能比武和应用场景创意比赛。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66

把“数字治理”“一网统管”等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区城运中心、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

67

区级层面,组织不少于3次的业务培训,街镇层面,组织不少于1次的相关培训,全面提升数字素养和实战能力。

区城运中心、区委社会工作部、区人才工作局、各街镇

68

制定热线、网格工单派发处置人员配比标准,强化岗位实操。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69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纪律约束,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严格八小时内外教育管理和监督,激励城运体系各级人员建功岗位、砥砺奋进。

区城运中心、各街镇

70

构建科创生态

开展区块链相关领域探索实践,带动一批创新企业,开发一批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培育一批科创人才。

区数据局、区城运中心、市北高新集团

71

对标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加强政研合作,完善咨询机制,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区城运中心、区数据局、团区委、区人才工作局

72

总结提炼静安“一网统管”的核心理念,结合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策划“一网统管”宣传推介,不断扩大静安“一网统管”品牌影响力。

区城运中心、区委宣传部、区数据局、各街镇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