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757号(科学技术类077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0-11-01 来源:市政府办公厅
字号:

张泽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技术成果交易市场一体化,加速长三角科技成果开放共享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推进技术成果交易市场一体化,加速长三角科技成果开放共享,对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推动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围绕企业需求、科技成果、服务机构、交易场所以及资本与人才等技术市场全要素、全链条,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等文件要求,通过项目、平台、活动等方式,加强三省一市协同联动,持续探索推进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您从制度保障、交易规范与资源共享以及服务与交流能力等方面,为今后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深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一、关于“强化制度保障”

  近几年,根据长三角区域合作统一规划部署,三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发挥各自创新资源禀赋,合力探索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

  (一)做好协调层制度设计与规划

  三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有序推进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科研计划协同、技术市场联动、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等政策与机制方面协同。近期,科技部正牵头三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编制《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研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工作方案与组织机制,将从更高层级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主引擎。

  (二)推动实施层任务协同与分工

  1.围绕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2019年4月,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通。目前,已汇聚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31391台(套),大型仪器共享率90.3%;仪器总价值达到360.5亿元;共享科研基地2665个。三省一市通过签订协议,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智库平台建设;签署《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协议书》,推动知识产权运营、交易、维权等资源整合利用和开发共享。此外,三省一市组织部门通过签订《关于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人才新高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建立一体化的人才评价标准,逐步实现三省一市人才职称、技能人才资格互认。

  2.围绕跨区域科技合作,2004年,上海设立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专项计划,持续支持长三角相关单位开展科技惠民方面的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向长三角扩容,为长三角企业提供人才培育、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规范治理、科技金融、产业孵化、上市辅导等专业辅导和支持。三省一市孵化协会已联合推出“长三角科技创业护照”,为长三角地区的创业者、创业企业提供跨区域便利化的创业服务。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引入沪浙皖三地知名高校院所,组建了近20家新型研发机构,布局打造纳米技术、新材料等17家特色战略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3.围绕技术市场一体化,2019年,长三角四个技术市场签署《长三角技术市场资源共享 互融互通合作协议》,着力在科技成果信息汇交、技术转移机构互认、技术交易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并成立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为探索技术市场一体化,三省一市联合举办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集聚长三角企业需求、成果与服务机构等技术市场要素资源,并加速其流动。今年,还将探索共同设立长三角创新挑战基金,为今后设立联合创新基金或技术市场一体化发展专项资金“投石问路”。今年6月,上海国际技术交易虹桥空间正式启用,开辟长三角技术市场联合办公区域,为长三角技术市场交流提供便利化空间。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也将于今年10月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马鞍山等四地正式启动,探索建立统一的使用范围、服务标准、服务内容、通兑路径。积累经验后,将向长三角其他地区推广。

  二、关于“技术市场交易规范、资源共享”

  技术可累积性、路径依赖性、不确定性、不可逆转性等特征,决定了技术交易过程的复杂性。技术交易往往伴随能力交易,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买卖或权利让渡,具有评估难、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交易体系非常复杂。同时,长三角技术转移链条“天然形成”,并已在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战略下开始加速。从早期的“星期日工程师”至今的创新链、产业链与载体链不断融合,2017至2019年,长三角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交易额涨幅平均超过60%。结合技术交易特点和长三角科技合作实际,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一体化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推进。

  (一)第一阶段,充分活跃长三角技术市场

  一是强化“四地协同”,2019年开展的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共汇聚长三角829家企业创新需求2434项,企业“悬赏”资金140.6亿元,征集解决方案777项,促成372项技术需求得以解决,撬动企业意向投入22亿元。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三省一市共同举办首届科技成果联合竞价(拍卖)活动,60项科技成果成交,总成交额1.34亿元。二是“两两合作”,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成立长三角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此外,三省一市还在同步推进创业载体、科技金融等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二)第二阶段,探索建立技术市场一体化协同平台

  一方面,长三角四个技术市场加强联动,建立健全路径与机制,完善科技成果库共建共享、技术市场互联互通、技术合同登记信息交换等。另一方面,探索利益共享、权益共担机制。如,近期通过深度开发长三角创新挑战赛平台运营和奖励机制,探索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的核心问题——利益平衡机制,进一步吸引、汇聚包括企业、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投融资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建立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价值链,推动长三角技术市场合作更加主动、更加高效。

  (三)第三阶段,逐步建立统一交易规则与技术评价机制

  一方面,充分发挥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级交易场所功能,探索通过股权方式,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紧密捆绑。目前,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在主动募集苏浙皖国有性质股东加入。另一方面,基于前期合作基础,建立适用于科技成果特性与技术转移特征的技术交易规则、交易流程以及技术评价标准,逐步实现数据标准互通互认。

  三、关于“提升技术市场服务与交流能力”

  近几年,三省一市发挥长三角创新资源及城市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壮大技术转移服务人才队伍。

  (一)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能力培育工作

  浙江加快打造“展示、交易、服务、共享、交流”五位一体的技术市场,在线上市场方面,已形成1个省级中心、11个市级市场、94个县(市、区)级分市场和29个专业市场,拥有网上单位会员17万家,签约技术合同4.6多万项,成交金额521.95亿;在线下市场方面,已建成科技大市场59家,覆盖省内11个设区市,并在福建、新疆、西藏、海南等地建立合作市场。常州大学创全国先河,成立江苏省技术转移研究院,围绕技术转移需求培养专业研究生,自2018年成立以来,建立了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招收技术转移研究生74名。安徽抢抓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机遇,支持“安徽创新馆”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安徽科技大市场。上海自2017年起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引导高校院所对标国际知名高校技术许可办公室,建立专职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开展成果披露、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服务工作;围绕价值评估、技术概念验证、技术投融资等,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在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建立体系化、模块化的技术转移人才课程大纲、教材与师资队伍,以系统化、实操性、双师制为特色,近期将启动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和实训,加快人才培养。

  (二)谋划布局若干创新平台

  今年6月6日,三省一市科技部门签署《共同创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框架协议》。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枢纽、产业技术创新枢纽、人才价值转化枢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前沿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和服务中小企业创新为使命,以产学研用结合为支撑,集聚长三角地区的高校院所、企业、人才等优势创新资源,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G60脑智科创基地,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和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于一体,全力打造标志性的科创平台。

  (三)加强国际国内人才交流合作

  以办好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长三角国际智能制造精准对接活动、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办好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论坛,促进区域间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组建长三角区域企业HR联盟,搭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人才服务合作平台,开展区域与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企业精准化引进各重点领域所需人才。探索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9城市建立外国高端人才互认工作机制,促进持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证的人群可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并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异地就近办理工作。

  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是一项跨区域、多部门、多方社会力量协同的系统工程,虽然前期已做了大量工作,但受跨区域行政壁垒及技术交易自身复杂性等因素制约,还存在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技术市场信息共享度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强化制度、组织和技术协同。

  下一阶段,三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充分吸收采纳您的建议,把握好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在科技部统筹部署下,规划设计好技术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链接技术市场“两端”(创新策源、产业孵化与转化等)跨区域要素资源配置的机制。同时,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出发,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的先发优势、各自禀赋,全力优生态、拉长板、提能级、强供给,创新路径、分类施策、分步实施,围绕技术市场全要素、全链条,聚焦长三角重点产业创新价值链,建立长三角包容开放,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推动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市场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任务,更好推动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感谢您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