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数字出版“十二五”规划 2012-05-17
字号: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流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上海加快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时期,上海数字出版产业总体呈现新媒体发展较快,传统出版业逐步从“应对挑战”向“抓住机遇”转变,积极利用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盈利模式、产品创新、传播方式和管理流程等方面探索中发展的态势。

  (一)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实现强劲增长

  随着2008年7月16日,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在新闻出版总署的关心指导下,在部市合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合力推动下,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新闻出版产业异军突起的重要力量,对文化产业转型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上海经济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2010年,上海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达到220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长465.55%,占全国数字出版总产值五分之一以上。

  (二)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上海传统出版单位对发展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各出版社基本都制定了发展数字出版的战略规划。2010年,上海传统出版领域数字出版实现销售收入约8.3亿元,比2009年增长近20%。其中,上海各出版社在电子书销售、在线教育、书配盘等方面实现销售收入约3.8亿元,比2009年上升31%;数字发行业销售收入4.3亿元;报业数字出版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上海出版单位将在未来数字出版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新媒体产业领域优势突出

  在数字出版产业领域,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上海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占有全国网络原创文学9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0年销售收入约5.5亿元,持续保持50%以上的强劲发展态势;互联网游戏出版产业发展迅速,有从事网络游戏运营、研发的企业百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2010年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占全国总额三分之一强。同时,上海在电子书产业、手机出版、按需印刷等领域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呈现可喜局面

  全国首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自2008年建立以来,积极贯彻“引进培育大企业、建设催生大项目、打造整合大产业”的原则,努力实现“出形象、出功能、出成效”的目标。三年来,该基地吸引各类投资近30亿元,2010年,企业销售收入达110亿元,累计引入了包括上海方正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世纪创荣、中文在线、盛大、雅昌、点击书、EDO、城市动画等一批业界龙头企业在内的数字出版企业280家,入驻企业的从业人数超过6000人,产业高地形态初显。2010年该基地延伸园区落户上海虹口。一年多来,该园区依托优势出版企业持续推动创新出版生产方式。整合中国出版蓝桥创意产业园、明珠创意产业园等各方资源,改善硬件环境。深化推动电子书包试点项目,促进产业聚集。目前,该园区已有入驻企业200余家。2010年,销售收入约10亿元。

  (五)产业集聚态势进一步显现

  在不断巩固和发展上海既有的优势产业基础上,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出现向上海聚集的态势。在电子书领域,上海的电子书业已搭建了“辞海天下”、“新华E店”、“云中书城”等多个数字化内容投送平台,并涌现了“辞海悦读器”、“亦墨”、“锦书”等一批终端品牌。在电子书包领域,虹口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已与国内20余家知名企业合作签约,相关产品已在全区8所中小学的760余名学生间开展试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企业开展了数字教育领域的探索研究和试点,开发适合数字互动教育的内容产品,并与终端技术企业联手研发终端产品,积极把握未来数字教育出版市场的庞大商机。

  (六)行业龙头企业抢滩上海,本土民营企业日渐壮大

  随着上海数字出版产业环境的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方正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中文在线、汉王科技、广东金蟾等一批国内数字出版龙头企业纷纷看好上海,并逐步将战略重点向上海转移;元太、明基等国际数字阅读终端制造业旗舰企业迫切希望在上海谋求进一步发展;国际出版业巨头主动与上海数字出版企业寻求合作共赢。同时,上海本土也涌现出一批充满创新开拓意识与发展活力的骨干企业,如盛大、巨人、久游等一批网游公司以其高速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全国网游行业龙头地位,其中,盛大文学以其“微支付”模式开创了网络原创文学盈利之路,奠定了其在全球中文网络原创文学网站的龙头地位;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持续保持全国第三大网上书店地位;蜘蛛网、淘米网等一批中小民营企业异军突起,逐步成为行业品牌企业。

  二、“十二五”时期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专栏1国家政策取向带来利好机遇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数字出版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国家文件出台,以及新闻出版产业在国家“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为数字出版产业未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机制的创新和部市合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合力推进,为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各领域形成共识,协同推进,出版业界顺势而为,积极参与为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本踊跃参与数字出版产业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十二五”时期,上海将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将基本形成,光纤到户、无线宽带将全面覆盖城镇化地区,成为国内通信质量、网络带宽和服务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将因此赢得基础优势,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网民数量的快速膨胀,精神文化需求和数字阅读需求的不断提升,也为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海现有张江、虹口两大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和国家绿色创意印刷产业示范园区等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和园区,还有中国电信视讯运营中心、中国移动视频产品创新基地和中国联通手机应用商店运营基地等国家级通讯运营基地。随着这些基地的建设和完善,将有力的推动上海数字出版产业的资源汇集、企业聚集和产业链建设。同时,上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先发优势以及雄厚、精深的传统出版资源,也为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

  数字出版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发展还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和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建设以及行业标准的统一相对滞后于产业发展。传统出版业面临向数字出版转型压力,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有待提高,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十分艰巨,业态创新滞后于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

  2.数字出版产业的市场规则尚不清晰,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尚未形成。全民阅读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数字阅读习惯以及合理、合法的消费习惯有待培养。

  3.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及产业化平台建设尚未形成大型集聚规模。尚未形成合理有序的社会化分工,产业链各环节配套共赢发展的良好格局还未完全形成。

  4.社会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侵权成本较低,数字版权保护面临压力。同时,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机制(包括技术手段、授权模式和保护体系等)尚不完善。现有法律适用于数字出版明显滞后,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和出版社的出版权益难以得到基本保障和有效维护。

  5.人才仍是制约新闻出版业实现发展转型的关键因素。 传统出版单位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既懂出版又懂技术研发的人才非常缺乏。在新媒体出版及制作单位中,数字出版流程及审读规范还不完善,缺乏适应数字出版要求的编辑人才。同时,高校很少设置数字出版专业,师资力量不足,造成人才培养与数字出版发展不同步。

  6.对形式多样的新媒体领域的管理尚处于摸索期,技术手段相对滞后。

  7.全球化浪潮加剧,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巨头依托其资金、技术及平台优势,进一步争夺国内优秀的出版内容资源,国内数字出版产业面临艰巨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刻不容缓。

  三、“十二五”时期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机制,以满足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全面推进数字出版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以精品内容资源的建设、整合和开发为基础,以自主知识产权数字产品开发、数字出版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专业化与平台化相结合,围绕产业高端主导和产业链整合,以“五个坚持”为基本原则,培育具有上海优势、中国特色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引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1.坚持加快出版业转型升级与推动新媒体持续快速发展相结合。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出版企业的内容优势,积极推动存量资源数字化和出版流程数字化,又要有效利用新媒体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促进多种所有制数字出版企业共同发展。

  2.坚持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与全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相结合。既要从建设数字出版产业高地的战略高度,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形成示范,带动和引领全市产业发展,又要充分发挥本市其他区域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基础优势和积极性,因势利导,推动全市数字出版产业大繁荣。

  3.坚持市场监管与产业促进相结合。既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的力度和技术手段,确保数字出版导向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要积极推动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创造数字出版产业开拓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4.坚持政策性引领与市场化推进相结合。既要站在数字出版产业科技发展的前沿,围绕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制定鼓励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以及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更要有效发挥市场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领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

  5.坚持培育发展环境与扶持龙头企业相结合。既要着力集聚有利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资源、行政管理资源、政策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效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整体环境的改善,更要从上海数字出版产业战略导向与功能定位出发,从推进数字出版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高度,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立足上海,放眼世界”的数字出版龙头骨干企业。

  (二)主要目标

  引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数字出版产业高地。确保实现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出版产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力争高于同期全国数字出版产业增长速度。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示范性和引领意义的数字出版传播体系、产业体系、人才培育体系、产业空间集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到2020年上海建成新闻出版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为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

  1.基本形成导向正确、具有国际影响力、真正符合产业特征的数字出版传播体系。从社会需求和群众需求出发,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将优质内容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打造体现时代精神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为大众喜闻乐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出版产品;鼓励本市数字出版企业以产品输出或设立海外机构等方式走出去,增强中国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海外销售15亿元。支持产业链各环节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更多真正符合数字传播特征的数字出版新业态。

  2.基本形成具有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数字出版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上海数字出版全产业链,到“十二五”期末,确保全市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达到550亿元,力争达到700亿元;形成3-5家产值超过20亿元的市场领先、服务领先、拥有自主研发核心科技的领军企业;90%以上的优质传统出版纸质资源实现数字化,全市所有传统出版企业进入数字出版领域,开展相关业务。鼓励倡导传统出版流程再造,实现全市50%以上的传统出版企业拥有开展全流程数字化出版的能力;网络游戏产值达250亿元,民族原创、绿色网游占比70%以上。数字阅读及相关领域产值达65亿元;力争形成2-3个国内一流的数字内容投送平台,1-2个海量数字内容转换和加工中心。

  3.基本形成满足结构优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数字出版人才培育体系。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应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复合人才,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专业人才汇集上海。建立数字出版人才数据库,建立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技术企业、编辑出版人才与数字技术人才交流的平台。探索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未来数字出版人才的新模式,积极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法律法规、编辑加工、市场开拓、数字版权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培训,立足于有针对性的增强数字出版从业人员对原创内容的导向把握能力、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研发攻关能力以及结合先进数字技术开展出版、管理工作的应用能力等,鼓励产、学、研结合,形成重点建设一家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多家配套的数字出版人才培育格局。

  4.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合作共荣的数字出版产业集聚体系。以推进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建设为重点,通过企业孵化、人才聚集、龙头企业引进、产业要素配套和空间布局提升,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上海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合计产值330亿元,力争突破400亿元,利用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努力形成对整个行业转型发展的示范效应和带动能力。以张江和虹口基地为龙头,以长宁、徐汇、杨浦等数字化产业园区为重点,辐射临港等新兴重点产业园区及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外高桥产业园区,建设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空间聚集体系。

  5.基本形成实用高效、统筹兼顾的数字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加大对公益性数字出版产品的投入力度。鼓励数字出版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利用前沿科技,以权威资讯提供更好的文化惠民服务。鼓励建设数字儿童乐园,寓学于乐的推动精神文明、少儿科普、安全常识的培养。依托“农家书屋”,加快农村“网络书屋”建设步伐。鼓励数字出版企业积极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安全常识和科学、法律普及等领域开发数字出版公益产品;以推动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为目标,加大版权纠纷调解、信息咨询、数字阅读宣传普及等数字出版公共服务行为的投入力度。

  四、“十二五”时期上海数字出版产业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1.加强文化精品建设,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展现科学技术进步,提升知识传播效能始终是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根本使命。实施重大题材出版工程、出版振兴工程、出版原创工程、出版品牌工程战略;制作一批反映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最新成就、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巨作;扶持一批专而精、专而强、专而新的文学、学术、艺术精品;推动一批适合各层次读者需求的、为读者喜闻乐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大众读物将是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源头工程。

  2.大力推动数字出版内容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传统出版资源、出版流程、管理流程和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大力支持传统出版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出版内容数据库的同时,积极开展内容集合、整理、链接和再创作,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终端产品和受众需求,研发各自全新的数字出版内容产品;依靠上海发达的通讯基础和信息通道,大力推动数字出版与信息资讯服务业的融合对接,既提升上海信息资讯服务业的深度、广度、专业性和趣味性,更进一步挖掘传统出版内容的衍生价值;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以数字化发展、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出版相关领域;推动健康向上的精品网络原创作品的活跃创作,扶持优秀传统出版作品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广泛传播;加快提高民族网游、动漫自主研发的数量和质量。尽快把上海的数字出版内容产业建设成为符合数字传播特点、形态丰富、内容创新、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点。

  3.加快推进上海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要充分利用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政策,成为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出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出版内容创新的试验田。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带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成为在精品内容产业、产值规模、龙头企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继续在网络游戏、网络原创文学等新兴产业领域做大做强。顺利完成落户张江的国家复合出版重点工程相关工作项目,并积极争取国家数字出版“十二五”重点项目落户。完成数字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的建设。积极会同上海联通探索推动数字出版在手机出版等无线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进一步整合完善现有的电子书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高地优势。到“十二五”期末,基地物业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数量超过800家,吸引3-5家国际知名的数字出版企业落户,实现产值300亿元。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要依托中国出版集团在沪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积极探索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引进和完成中华字库等国家数字出版重点工程的相关工作项目。吸引全国重要出版机构入驻,发展出版总部经济,提升上海文化出版企业的数量和实力。推动园区以上海市数字内容公共服务平台、上海数字电视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作为支撑,促进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推动数字出版产品与互联网、手机终端和数字电视的结合,完善数字出版产业的版权交易、传输、发布等环节。支持园区开展互联网出版业务,积极探索电子书包项目试点,加快产业链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入驻企业数量超过400家,基地产值实现30亿元。

  4.积极参与数字出版相关标准研制工作。对接新闻出版总署及相关国家部委,鼓励和支持本市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数字出版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项目。支持上海世纪创荣数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盛大文学等企业完成新闻出版总署、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电子书内容格式、内容平台标准的研究工作。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等完成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共同成立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研究。鼓励本市出版企业主动探索研究数字出版新业态下的版权获取、使用、费用交付新规律,为国家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借鉴。

  5.加大版权服务和管理力度,提升版权保护意识。健全版权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积极推进版权质押评估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支持和指导数字出版企业运用相关政策开展版权质押融资业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一步提高数字出版企业版权运用水平。打造一批具有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国际实务操作的版权服务机构,拓展版权服务职能,延伸服务领域。完善上海版权交易中心、上海版权服务中心和上海版权纠纷调解中心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和有效运用版权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加大版权保护力度,保护原创作品,保护权利人的权益,保护文化创新精神。

  6.推动数字出版“走出去”,增强文化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力支持优秀出版物通过数字出版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鼓励企业通过资产运作方式,建立海外机构,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新闻出版单位通过浦东外高桥文化服务贸易平台以及金山绿色创意印刷产业园区的延伸政策,充分利用外高桥保税区、漕河泾开发区以及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文化“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和“境内关外”的功能优势,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世界汉文化圈和西方主流文化市场为重点,实施产品走出去、版权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努力提升上海数字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中国网”等项目的建设,面向全国出版行业开展服务,针对不同用户终端开发相应应用程序,构建全球出版商数据库,主动推送信息到海外图书销售商。

  7.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行业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品牌活动。继续支持和承办好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突出“绿色网游”和“原创网游”,加强媒体宣传,加强上海数字出版世界性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充分利用上海书展的文化品牌效应,加强上海数字出版最新科技、产品和业态的创新成果的展示和宣传。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支持下,引进中国数字出版年会,联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打造上海数字出版国际论坛,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最高层次、一流专业水准的交流盛会,引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二)重点发展领域

  1.数字阅读。依托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和推动上海电子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以电子书领域发展带动数字出版产业高地建设。支持各出版企业存量资源数字化以及出版、管理流程数字化;鼓励各出版企业购买数字版权,建立数字出版资源数据库;依托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参与国家电子书相关技术标准建设;依托上海版权交易中心建立数字版权交易平台;依托新华E店、辞海天下、云中书城等本市现有平台,争取引进1-2家国内知名电子书内容投送平台,建成开放的、面向各类读者和终端的全国综合性大平台;依托三网融合、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研究创新适应未来电子书发展趋势的多媒体数字内容、投送方式和商业模式;配合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探索电子书包应用;根据市场细分,针对碎片化阅读、长时间阅读、专业阅读、课本课件阅读等不同需要,研发不同介质、不同规格的手持电子阅读器。

  专栏2上海推动电子书产业发展组织相继成立

  2010年5月,俞正声书记就电子书产业情况召开专题会议,全力推动上海电子书产业发展。随后,国内首个推动电子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 2010年6月,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新闻出版局指导,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和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的上海市电子书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目前已有会员单位56家。该联盟将重点开展市场调研和产业合作对接,打击盗版,配合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各类企业在版权交易、利益分成等方面有序竞争,同时举办各种专题研讨和技术交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网络文学。围绕网络文学优秀原创作品的创作,浅阅读与精品文化的并肩发展,商业模式的创新、复制和推广,推动网络文学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化;研究建立保障机制,坚持不懈地打击盗版,扶持合法运营企业;正确引导舆论,坚持导向,加快网络原创文学精品化进程,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深度挖掘合作,拉长和完善网络文学产业链,提升网络文学价值。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及相关网站自查自审机制建设。支持盛大文学等公司继续发挥资金和机制优势,并购和设立海外公司,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互动娱乐(包括网络动漫)。发挥上海在网络游戏产业的领先优势,在积极培育盛大网络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以引进国内其他著名网络公司网游运营总部或研发中心为重点,围绕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的发展和原创民族网络游戏出口,鼓励网络游戏产业科技创新,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型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加强版权保护,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打造中国网游产业、互动娱乐产业的“硅谷”。加快领军型人才、创意型人才培养,建设全球网游、动漫人才高地。以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为契机,抓紧网络动漫发布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网络动漫产业链。至“十二五”期末,实现产值250亿元。

  4.教育信息化。根据教育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要求,重点围绕开发多线程多媒体的立体教材和课后作业、建设网络评估系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落实教育部电子书包战略规划,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开发建设具有教学性、互动性、系统性,集创新型教学模式于一体,使各个阶段的学生在不同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教学系统。发挥上海教育培养资源优势、教育出版产业基础优势,通过教育出版产业与教育及培训行业的整合创新,着力建设数字化教育出版平台,创新教育出版数字化模式,研发在线教育关键技术,开展在线教育出版,为读者提供数字化、个性化、多媒体、富媒体、终身化的教育培训增值服务,推动课程网、网络教材、电子书包等教育出版数字化技术创新与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出版企业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探索研究和试点,联合终端制造企业、软件技术企业联手研发适合学生使用的终端产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降低终端成本,开发适合数字互动教育的内容产品,积极把握未来数字教育出版市场的商机。鼓励虹口、张江数字出版基地会同当地教育部门联合相关企业开展电子书包工程的试点和研究。

  5.数字印刷。发挥上海数字印刷企业、人才、技术支持和国际先进设备的领先优势,通过推动数字印刷的基本规范和流程的建设,使数字印刷实现标准化;鼓励按需印刷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整合共性资源,搭建按需印刷公共服务平台,沟通数字印刷提供和印刷需求的信息;创设个性化出版的平台,满足教材定制、专业化学术著作出版等小批量多批次的出版印刷需要等。至“十二五”期末,实现产值50亿元。

  6.数字发行。鼓励传统发行企业利用自身发行渠道优势和全国的网络优势,与内容集成商和终端制造商强强联手,共同构建数字平台与实体平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在搞好实体书网上销售的同时,积极探索电子书销售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支持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企业深化品牌建设,继续做大做强,尽快占领产业龙头地位。鼓励大型电子商务的平台企业进入出版物发行领域。为从事特色出版物网上发行的企业寻求政策支持。

  7.网络音频、视频出版。基于出版产业未来复合出版的必然趋势,积极推动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数字化升级,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速产业升级,推动网络文字、音频、视频作品的融合发展,发挥上海文化创意、传媒产业发达的优势,以建设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级网络视听基地和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为龙头,以“中国电信视讯运营中心”、“中国移动视频产品创新基地”、“中国联通手机应用商店运营基地”为依托,大力推动网络音、视频出版发展。

  8.手机出版(包括手机报纸、杂志、彩铃、游戏、动漫等)。面向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出版在新一代通讯网络技术支持下迅速发展的市场需要,以打通手机出版产业链为核心,以对手机出版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为重点,鼓励传统出版企业和数字内容及技术提供商开发手机出版物;鼓励媒体机构积极开发手机报业务;鼓励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内容提供商积极同无线运营企业合作共建手机出版内容投送平台;鼓励技术企业积极开发手机出版物发布交易平台,为手机出版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手机出版产业发展。

  (三)重点工程

  对接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加快传统新闻出版内容资源转换和数据库建设,推动传统出版业转型发展,同时鼓励支持数字出版新媒体、新业态跨越式发展,构筑面向国际、服务全国的数字出版生产、销售和传播的服务体系。

  1.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工程

  为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新闻出版产业的能级提升,解决在转型中的关键共性问题,引导数字出版单位对数字内容管理、编辑、印刷、发行等环节的技术需求进行攻关、应用示范及商业模式的探索,并研究形成普适于行业的相关标准。

  2.新型数字化阅读工程

  坚持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创新,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新动力。针对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关键技术、移动阅读终端核心技术、数字内容多元发布技术、新型富媒体交互阅读技术的发展对阅读方式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推动技术攻关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撑数字出版产业创新发展。

  3.数字作品版权保护工程

  数字作品版权的保护贯穿数字作品从生产到分发、从销售到使用的整个作品流通过程,涉及整个作品内容价值链。通过技术创新、搭建平台等手段,对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数字作品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确保数字作品的合法使用和传播。

  4.面向民生的出版行业创新服务工程

  通过电子书、电子书包、虚拟互动社区等新兴重点项目的带动,融合云计算、三网融合等重大技术创新,探索新的出版服务模式,改善民生体验。

  5.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工程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出版单位为骨干,加快建设数字农家书屋、社区电子阅报栏、全民数字阅读活动等惠及全民的上海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工程。

  五、“十二五”时期上海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实施规划

  切实加强政府对数字出版产业的领导,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则。要着眼于数字出版产业在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和贯彻实施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及低碳环保战略中的巨大作用,切实按照规划目标和任务,精心实施。针对数字出版业态新、发展快、变化多的特性,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预测和评估,适时调整,力求规划实时紧扣产业发展热点和关键,始终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强部市合作,部门联手,市、区县联动

  依托“部市合作”机制,积极向新闻出版总署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在上海先行先试,充分利用部市合作上海方面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在加快调结构、促转型,推进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吸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落户,鼓励核心技术研发和数字出版人才培训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依托张江基地和虹口园区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联动机制,整合市、区县两级资源,发挥区域优势,体现区域特色,建立标杆,辐射周边,进而立体有致地全面推动上海数字出版产业高地建设。

  (三)完善数字出版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传统媒体升级改造与新兴数字媒体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上海数字出版产业政策体系,加强对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企业自主研发、产业园区集聚、重点产品推广、企业人才建设、企业“走出去”等,在税收、信贷、投融资等方面予以扶持。加强财税政策聚焦,完善多元投融资体系。鼓励市宣传文化专项资金、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科技专项资金继续按照有关规定对本市数字出版优秀项目予以支持。符合《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上海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数字出版重点项目,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完善企业主体的多元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数字出版重点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进一步完善数字出版产业的融资渠道。

  (四)强化科技创新,突出试点示范,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聚焦数字出版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推进相关技术、应用的行业标准研究,加大对创新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根据区域特色、领域特点和基础条件,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示范应用,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出版新型商业模式,开发创作导向正确、群众喜闻乐见的数字出版内容产品,创造新的用户需求和市场渠道,培育和吸引消费者,从而改善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

  (五)支持成立数字出版行业协会,促进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

  支持数字出版企业发起成立上海数字出版行业协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对接,探索建立数字出版企业间、行业间交流协作机制;研究制定行业准则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挥沟通、协调和凝聚作用,组织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和渠道运营商以及相关院校、科研机构等,共同针对产业热点、要点、难点,研究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市场规则,协助政府部门探索数字出版未来发展路径。

  (六)建立和完善数字版权保护体系

  一是积极开展合法使用数字版权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版权意识;二是完善数字版权交易体系建设,支持上海版权交易中心以及上海版权交易平台项目建设,制定政策鼓励企业登记数字版权,降低版权交易成本,提升版权交易活跃性,力争在上海建设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三是增强版权服务,提高合法使用版权的便捷性和专业性;四是把数字网络领域列为打击盗版专项执法重点;五是提升版权保护、监管的技术能力,鼓励企业研发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加快网络出版内容监管平台的立项建设。

  (七)完善政府服务

  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数字出版产业的统计调查方法,研究符合产业发展新趋势的统计指标,加强统计资料的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推动数字出版统计调查信息的共享。建立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会议领导小组上海成员单位例会制度,统筹协调解决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