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百姓集市 “烟火气”“秩序感”并存 2024-08-22 来源:解放日报
青年艺术公园“百姓集市”。资料图片
记者 沈思怡
日前,位于奉贤新城金海街道青年艺术公园的“百姓集市”开业试运营,每到傍晚时分,就有不少市民游客自发前来摆摊,给静谧的公园增添几分烟火气。
主打松弛感和兼容并包
8月20日19时,记者来到上海之鱼畔的青年艺术公园,东侧近2000平方米的广场区域内,属于市民自己的“百姓集市”早已热闹铺开。大大小小近60个摊位色彩缤纷,商品琳琅满目,不仅有儿童玩具、摆件挂饰、创意手工、风筝彩灯等小商品,也有套圈、木马、射击等轻量化游戏,“海娜”彩绘、非遗漆扇等新鲜项目,也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现场好不热闹。
记者注意到,在这里摆摊,主打一个朴实无华的松弛感。摊主们并不讲究场地与架势,支一张小桌子或铺一匹布在地上,再摆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好物,便可席地而坐,摇着蒲扇吆喝叫卖。甚至连售卖的物品也不用特别精致,二手书、略有瑕疵的手办公仔、家里不想养的植物,统统可以贴上不高的标价,随缘出售。
在一个个摊位背后,是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摊主。他们中有大学生、年轻白领、带着小朋友体验生活的年轻家长、外来务工人员、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也有实体店、游乐场的店主摊主。他们或希望通过摆摊贴补家用,或将其作为找工作的过渡期,或只是单纯想要分享爱好,寻找挚友。来自不同年龄段、各个领域的摊主们,共同组成了这个百花齐放、兼容并包的“百姓集市”。
25岁的新媒体从业者紫薇摆起“跳蚤市场”,首饰、二手书籍摆了一地。“这是我第一次摆摊,家里有啥就拿啥。其实本意并不指望能卖东西赚钱,只是觉得每天上班很累,生活很重复,希望通过摆地摊丰富生活,顺便走出家门交些朋友。”
张千的摊位很精美,她的小桌上摆放着丝带、珍珠,以及一大袋馥郁飘香的栀子花,经她一双巧手,便能变成造型各异的手工栀子花头饰。张千今年25岁,在奉贤某化妆品公司工作,兼职摆摊已有一段时间。“下班后在家待着也没事,我很喜欢做手工,能有个地方和更多人分享,顺便赚一点生活费,挺好的。我在许多地方摆过摊,这里环境最好,能吹吹风看夜景。”
孙大姐和丈夫在集市上经营“小鱼塘”和“小沙滩”两个儿童游乐项目,她告诉记者,他们夫妇来自黑龙江,跟随子女来到上海,如今退休了到这儿摆摊,人多时一天也有几百元的收入。
38岁的宝妈夏天则在集市上售卖手工包装的花束,她身边几个孩子拿着花束满公园跑,到处兜售。“主要是带孩子积累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他们的经济观,让他们学会与更多人打交道。”
规范管理,来玩的人更多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之鱼公园群乱设摊的问题,一度让属地街道、市容绿化和城管执法等部门感到棘手。
上海之鱼公园群是奉贤新城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开放式公园绿地,随着露营热、骑行热兴起,逐渐成为热门景点,周末及节假日经常客流上万。火热的人气也吸引来不少流动摊贩。漫步在公园群,常能看到占道或占绿地经营的各类玩具、手工艺品以及小吃摊,加之公园内天然无界、四通八达,增加了对流动摊贩的管理难度,导致问题不断“返潮”,人气与投诉扎堆出现。
“对街道和执法部门而言,一方面需要对于擅自占道设摊、影响市容卫生的行为依法整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游客实实在在的需求和对个体商户地摊经济的扶持。”金海街道营商办主任王群英告诉记者,秉持着“堵不如疏”的理念,自8月10日起,街道试点在青年艺术公园运营“百姓集市”,共设置80个摊位,摊主需要提前携带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到管理点办理临时摊位证后,方可进入集市经营。考虑到公园内不具备上下水等硬件功能,目前暂不接受任何食品类摊贩进入。
“百姓集市”的合理化运营,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本点状分布在公园各处的流动摊贩集中起来,使其更便于管理。据王群英介绍,夜市开放时,街道的安保人员与城管执法人员会同步在场内外巡逻,引导符合条件的摊主在指定区域摆摊,并劝离不符合资质和卫生要求的流动摊贩。“百姓集市”每晚会在10时前结束,在那之后,执法人员还会对摊主的文明守序、诚信经营、保持卫生等情况进行规范和监督。
“以前这里摆摊各管各的,比较乱,现在有了规范的管理,大家也都遵守秩序,环境好了,过来玩的人更多了。”这是套圈游戏摊主陈大叔近几日最直观的感受。游客小张也坦言:“如今他们都戴上了摊位证,感觉正规了不少,消费者也更放心。”
“百姓集市”的选址十分巧妙。区域西侧是公园近百亩的大草坪,散步、游玩、遛狗、露营、放风筝的市民不少。沿区域东侧的台阶逐级而下,便是金汇港畔的滨水健身步道,市民或骑行,或玩滑板,或凭栏散步吹风。三块区域的功能泾渭分明,却又融合得恰到好处。“在这三块区域活动的市民互相不影响,但又都能感受到热闹活跃的氛围。我们希望在丰富居民夜游体验的同时,解决不规范摆摊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秩序问题。让‘烟火气’与‘秩序感’并存。”王群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