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4-04-14
——2003年2月16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李良园
各位代表:
我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关于上海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市八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应对我国“入世”的新形势,经济和社会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连续十一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尤其令人鼓舞的是,上海获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权,这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结果,也是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体现。
(一)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发展。抓住“入世”机遇,金融、电信、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完善发展环境,各类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促进了上海服务业能级提升。加快商业布局调整,新型商业业态较快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经济,全年接待由上海入境的境外旅游者2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4%。房地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9%。第三产业诸多行业的共同发展,有效弥补了股票市场交易下降的影响,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
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加快建设工业新高地,微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精品钢等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批集成电路企业落户和投产,汽车产量全年达39万辆,化工区主体项目开工建设,宝钢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发挥作用。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入世”后的第一轮挑战,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效益逐步回升。全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5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张江高科技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发挥,紫竹科学园区等启动建设;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4%。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取得明显成效。推进郊区林业建设,全年新建林地20万亩,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调整为4∶6。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研究出台一系列促进“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富裕农民不断转化为城镇居民、郊区城市化率提高2
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全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6.2%,推动了郊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全面启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和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等一批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重大项目,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8公里。加强项目储备,形成“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重大工程良性发展机制。继续启动和推进试点城镇建设,加快新一轮旧区改造。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大型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吸引社会资本取得新突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8.4亿元,重大项目投资规模达486.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65.1%,社会投资多元化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居民消费升级态势延续。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积极推动消费升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35.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5。住房消费持续活跃,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960.6万平方米,市区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18.1平方米。汽车消费明显增加,在机动车牌照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实施结构调整,私车牌照投放量比上年增长1倍。服务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已上升到29%。
(三)内外开放取得新突破,扩大开放的综合效应进一步显现
外贸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加快推进“大通关”工程,货物通关时间进一步缩短;成立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引进一批跨国采购机构;着力提高区县出口积极性;降低内资企业申请外贸经营权“门槛”,全年新增外贸企业2310家。全年实现外贸出口3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外商投资和私营企业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20.1%和7倍。
利用外资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制定并出台了降低商务成本和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强化特色招商,提高服务水平,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05.8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50.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4%和14.5%。特别是有利于提升上海城市功能的外资项目明显增多,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经认定已达16家,全年第三产业合同外资金额比上年增长93.7%。
对内经济合作深入开展。修订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政策的实施细则,为国内企业来沪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全年新增各地来沪投资企业6427家。进一步密切与江浙等省市的合作,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大力推动与中西部地区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加大对口支援工作的力度,全年与西部省市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达237个。
(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体制创新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机制,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推动政企分开。推进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市场化重组,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小企业改制步伐,积极培育和引进民营企业,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1.9%。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新进展。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等方式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个人和企业信用采集与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成立上海市检测中心,推动质检、药检等多检合一。初步建立食用农产品流通和安全监控网络,重点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等八项专项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开展就业援助行动,继续推进“4050”工程,实施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全年净增11.8万个就业岗位。制定并试点推行小城镇社会保险办法,建立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综合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完成医保卡和社保卡的“两卡并轨”,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按照国家规定调整本市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困力度,基本实现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应保尽保”。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巩固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手清理424项地方审批事项,制定相关监督制度;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按照“看清楚、想明白、有准备”的要求,组织开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四个专题调研。改革发展行业协会,基本完成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脱钩改制工作,促进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五)经济和社会保持协调发展,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科技原创能力,完成水稻基因组第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等一批优秀成果,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8家。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率先实现数字电视运营性试播。松江大学园区初步建成,杨浦大学城等高校园区启动建设,初中和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双语教学和教育领域信息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继续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成功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编制并实施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积极推进市级卫生事业投融资改革试点,启动建设一批现代化医院和临床医学中心。成功举办世界网球大师杯赛和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经过努力获得了2004-2010年世界一级方程式汽车锦标赛中国站举办权。制定出台人才居住证制度,人口综合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完成“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建成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苏州河干流基本消除黑臭,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大气质量继续改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以及处置固体废弃物的能力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大规模推进,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7.6平方米。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面对我国入世第一年的冲击和挑战,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抢抓机遇,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面对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始终坚持扩大内需、加快结构调整,多项发展指标实现了新突破;面对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新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形成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不仅圆满完成了市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也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和兄弟省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和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
二、2003年上海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主要预期目标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也是上海实施世博推进与带动战略的起步之年。
要积极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当前世界经济在曲折中缓慢复苏,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趋势增强,这有助于上海加快吸引外资,促进外贸出口。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方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为上海服务全国、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将为上海增强服务功能、拓展市场空间提供新的契机。从上海经济自身发展看,也具备持续稳定增长的条件。第一,工业新高地建设和服务贸易开放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汽车、石化等行业以及区县工业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看好。第二,内外需求将保持对经济发展的较强拉动力,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住房、汽车和服务性消费热点继续活跃,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第三,筹备2010年世博会,将有利于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成为上海加快发展的又一强大引擎。
同时,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很不稳固,“入世”对国内产业带来的冲击还没有完全显现,我国经济结构和体制中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上海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制约已经显现;在加快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城市“软件”建设亟待加强;降低商务成本,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十分紧迫;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压力依然较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将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按照“坚持一手抓长远、一手抓当前,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稳定,坚持一手抓争取中央各部门支持、一手抓依靠全国各地支持”的总体要求,在努力降低商务成本、抓住当前发展机遇的同时,坚持走科教兴市道路,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继续加快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城市“软件”建设,不断提高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水平;在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增强上海经济发展的活力;在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更好地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在加快改革、促进发展的同时,努力保持社会稳定,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建议2003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0%;
——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00亿元以上;
——外贸出口总额约345亿美元;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约55亿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左右;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6%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5%左右;
——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1.51‰。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体现了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要求,有利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有利于更好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也有利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三、完成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根据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为确保完成本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以新的思路谋求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着眼于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强化科技创新,优化城市布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1、推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优化整合地方金融资源,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发展主板市场和债券市场,继续做好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工作,推进金融机构集聚和金融品种创新。优化房地产开发结构,满足多层次需求;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商业,推进国际购物中心建设。同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会展旅游、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基地和启动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继续引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等重大项目,推进建设世界级的微电子生产和研发基地;在以打造百万辆汽车为目标、扩大汽车生产规模的同时,加快国际赛车场建设;以90万吨乙烯工程为龙头,全面实施化学工业区首批重大项目;以宝钢五米宽厚板生产线等骨干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精品钢铁基地建设。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实施装备工业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启动重点区域建设。同时,加快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广就业、清洁型的都市型工业。
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加快郊区林业建设,年内新增20万亩林地;加快培育种源农业、设施农业和创汇农业,构筑本市农业服务全国的流通和技术平台,促进农业向生态型、质量型和服务型转变。同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2、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争创上海发展新优势。
努力营造激励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完善政府科技投入方式,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促进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发展,逐步把上海建成全国创业投资中心。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措施,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发展。
大力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加快建设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中心。继续实施聚焦张江政策,积极推进紫竹科学园区、松江科技园区、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建设。以重大项目投产为契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全面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中国电信等国家级信息产业项目,提升信息产业的整体水平。同时,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全面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构筑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加快枢纽型重大项目建设。全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浦东机场二期工程及浦东铁路。加快推进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网络互联互通。建成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和轨道交通5号线,加快建设4号线等6条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2号线西延伸和7号线等轨道交通项目。按照“三环十射”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框架,全面开工建设中环道路。加快建设A2沪芦等4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A5嘉金等高速公路项目和崇明越江通道工程。全面建成卢浦大桥、外环线隧道和大连路隧道,开工建设翔殷路隧道。加快建设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实现天然气管网工程基本贯通。
实施新一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和近郊水系整治。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与利用,中心城区消灭生活垃圾临时堆点,郊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建设中心城大绿地、外环400米绿带一期等重点工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
启动世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大力弘扬“申博”精神,继续依靠国家支持,尽快启动世博会各项工作,抓紧组建精干、高效的筹备机构,制定总体实施方案,确保一流的规划设计、筹备运营和管理水平。
4、积极调整城市布局,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和联动发展。
促进中心城区联动发展。推进黄浦江两岸布局调整和综合开发,实质性启动四个重点区域建设,规划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型会展中心和滨江景观带。加大中心城区建设力度,促进东北片和西南片地区联动发展。加强规划控制,平衡中心城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高层建筑,合理利用城市空间。
加快构筑体现大都市特色的城镇体系。按照科学合理、协调发展的目标,全面推进郊区城镇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松江、安亭等试点城镇建设,强化规划实施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完善试点城镇土地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机制,促进试点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二)以新的突破促进改革,努力创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着力克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入推进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促进社会稳定。
1、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抓紧制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理顺国资管理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关系,推进政资分离,加快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方式,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多层次、分类管理的国有资产营运和监督机制。
加大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转向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领域,提高国有资产的集聚度,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竞争力。加快国有资产跨行业重组,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促进国有资产的有序流动。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降低进入门槛,加快构筑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小企业发展环境,鼓励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各类小企业健康发展。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土地储备机制。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基础设施政府投资、营运车辆企业投资”等思路,继续完善轨道交通“四分开”体制。扩大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投资主体社会招商,探索建立固体废弃物处置等领域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以医疗卫生、高等教育领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项目“拨改投”机制。在确保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形成滚动发展的机制。
抓紧建立本市土地储备机制。研究制订土地储备实施办法,改革土地供应方式,增强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综合调控能力;改善土地级差收益的分配机制,使土地增值收益更多更好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
3、实施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研究制定本市相应的税收、贷款、贴息等优惠扶持政策。强化政府和社会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计划。注重以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社会服务业和非正规就业,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广开就业门路。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就业技能振兴计划,努力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试点。建立和健全本市社会保障监管机制,加强对社保政策的落实和社保基金的管理。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全面推进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减轻群众药费负担。进一步做好低保家庭“应保尽保”工作,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法情况的监察,保障职工的合法收入。完善低保管理办法,逐步形成政府负责、民政管理、单位尽责、社会参与、街道实施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三)以新的局面扩大开放,全面提高内外开放规模和能级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
1、积极发挥“入世”先发效应,提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水平。
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采取多种手段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培育综合优势。以四大产业基地和市级工业区为重点,进一步吸引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外资项目。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及研发机构,积极推进金融、商贸、旅游、社会事业等服务贸易领域吸引外资,重点引进著名品牌企业。积极促进外资通过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鼓励本市企业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方式引进外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开发短缺资源、设立研发中心、建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采用股权收购等方式,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不断提高融入全国、服务全国的水平。以参与构筑区域交通网络、整治区域环境、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发挥上海产业、科教等优势和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企业服务和参与西部大开发。进一步落实对内开放的有关政策,积极为国内企业来沪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促进对外贸易增长,进一步发挥口岸功能。
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扩大民营企业外贸经营权政策试点范围,促进民营企业扩大出口。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出口,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增强跨国采购中心的功能,力争把更多的订单转化为本市出口增量。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形成商品、技术、服务和投资联动的对外贸易新格局。
不断完善扩大出口的环境。继续扩大“大通关”范围,进一步提高口岸物流和电子商务的信息化水平。做好第二批出口加工区申报和筹建工作。完善出口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聚焦作用。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展览会,努力实现以展促贸、以贸促展。
(四)以新的举措加强城市“软件”建设,继续改善加快发展的综合环境
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治化的要求,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形成有利于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1、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不断完善与建设国际大都市相符合的投资经营环境。
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水平。按照“强化、弱化和转化”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和程序。继续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促进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增强其自律和服务功能。规范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和手段,积极实施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按照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加强政府性资金集中管理。加强预算控制,严肃财经纪律。
完善“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加强综合调控,建立和完善市与区县政府在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协调工作机制。增强综合统筹能力,扩大区县政府对区域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权和资源的整合权,全面推进“在地统计”试点。实施差别政策,对中心城区、近郊和远郊区县实行分类指导,促进区县协调发展。
全面实施城市信息化战略。以构筑“数字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加快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市级信息安全应急中心和备份中心,完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加快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实施专项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完善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网络,从体制、机制和源头上规范市场秩序。以推进银行卡应用和发票有奖管理试点为抓手,提高经济活动的透明度。加快市场化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个人和企业资信管理办法,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积极营造适宜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
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以资源共享、校区集聚和促进产学研相互渗透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大学园区及特色大学建设。提高研究生比例,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加强初中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和高中教育优质化,提高基础教育现代化办学水平。优化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建立完善的中、高职业教育体系。构筑终身学习体系,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多层次教育需求。
努力建设亚洲一流的医疗中心和体育中心。编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重点改善市级17所医院的急诊条件,加强社区和农村综合卫生服务功能,加快综合性医院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建设。办好世界杯女足赛,加快建设上海森林体育城国际网球中心等现代化体育设施,普及群众体育,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努力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积极发展文化市场,大力发展和创新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大型主题公园和东方艺术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建设,积极举办国际性、高水平的艺术节庆、旅游节庆和博览会,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博物馆,营造海纳百川、独具魅力的都市文化氛围。
努力完善人口综合调控。制定出台外来常住人口居住证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口综合调控和长效管理。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创新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沪发展。不断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培育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上海城市精神。
各位代表!
2003年是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并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一年,是全面实施本市“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世界经济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年,更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发展、锐意创新、大有作为的一年。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市八次党代会精神,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把成功申办世博会激发的热情倾注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迈出加快建设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