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0-01-29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2020年1月20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关于上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以稳增长的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市经济社会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固稳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全面落地实施,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壮大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落实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出台新片区管理办法,完善新片区管理体制,新片区正式挂牌成立。加快推进落实总体方案明确的78项重点任务,发布实施“特殊支持政策50条”、支持人才发展、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开展新片区各类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新片区建设全面推进。

  新片区成立以来,新设企业4025家,签约落地重点产业项目168个,总投资821.9亿元。全面落实国家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持续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区一堡”建设。

  科创板成功开板运行。全力支持配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建立形成涵盖发行上市审核、发行承销、交易组织、持续监管等全链条规则体系,科创板成功开板并平稳运行。全年共有70家科创企业正式上市,其中上海13家,企业数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出台实施“浦江之光”行动,建立科创企业培育储备资源库,支持培育更多本地科创企业上市。加强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建设,打造助推长三角优质企业到科创板上市的服务平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力落实。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上海实施方案。加快推动落实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基础设施、科创产业、生态环境、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以项目化、清单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专题合作和民生服务事项落地实施。合力制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全面启动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制定发布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实施方案。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协调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按照“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总要求,全力做好城市服务保障工作,以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服务保障,确保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在招商招展、人员规模、论坛层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391件全球或中国大陆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亮相。制定发布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实施方案,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海城市推介大会等顺利举办,虹桥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建设。

  (二)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服务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切实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全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和统筹协调,努力促进经济增速在下行压力加大中逐季回升,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在大规模减税降费总额超过2022亿元、影响地方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8%。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其中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9.3%。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8.9万个,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4.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全面实施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召开全市服务业大会,出台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政策措施,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72.7%。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研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934.3万亿元、增长16.6%。全力促进工业稳增长,落实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稳增长措施,推动特斯拉、中芯国际、和辉二期、大众纯电动汽车工厂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和投产,实施规划产业区块外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正面和负面清单,支持一批优质项目改扩建,工业增速逐步企稳。持续推动“5+X”重点区域整体转型升级,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081项,吴淞地区产业规划和建设规划完成编制,桃浦智创城全面启动建设,中以(上海)创新园开园运营,南大地区完成城市规划和产业定位研究工作,金山第二工业区调整转型,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启动建设。

  工业投资引领全市投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5.1%,其中工业投资在汽车、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大项目带动下增长11.3%,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投资1462.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上音歌剧院、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13个项目建成,机场联络线、上海大歌剧院等27个项目实现开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修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办法,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和管理流程。

  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制定发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推动5G网络建设和应用,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大飞机创新谷和产业园等正式开园,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工建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2.4%。新消费呈现引领态势,制定出台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实施方案,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推动免税购物、夜间经济、海派特色小店等政策落地。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5万亿元,增长6.5%,消费规模保持全国城市首位。“首店经济”和网络消费持续走强,全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增长27%,新进品牌首店突破1000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50家左右,总数达到1.28万家。启动中小企业创新升级计划,深化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五个中心”功能加快提升。金融中心开放创新深入推进,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连续三期排名第5

  位;推动21个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落地,摩根大通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成为国家首批批准的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交银理财公司、中银金融科技公司等落户,全年持牌金融机构新增54家,“沪伦通”、沪深300股指期权、长三角一体化ETF、天然橡胶期权等一批金融创新产品成功推出。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稳妥有序推进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和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贸易中心能级持续提升,口岸贸易总额继续位居全球城市首位,制定发布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累计认定贸易型总部企业137家;全年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2.1万亿元,全球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2位。航运中心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3位和第4位,中国首个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获批创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制定实施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制定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上海方案”,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加快建设,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预计达到4%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3.5件。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利用外资保持“三升”势头,全年新设外资项目数、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1.5%、7.1%和10.1%。全面落实2019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张负面清单政策,全面落实“扩大开放100条”、促进外商投资若干意见等政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稳定和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深入落实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加大出口信用保险、通关便利化、法律援助等支持力度,建立外资企业政企合作圆桌会议沟通机制。总部经济加快集聚,制定发布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鼓励设立民营企业总部等政策,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外资研发中心20家,首批44家民营企业总部完成认定。上海乐高乐园主题度假区签约选址金山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印尼青山产业园等一批高水平产业合作项目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对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市水平。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年安排落实财政资金69.2亿元,实施援建项目1252个。

  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成效。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目标,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计划和世界银行对标改革专项行动计划2.0版,助力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从第46位进一步提升至第31位。实施66项地方事权改革事项,出台34个专项政策,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登记财产等方面,企业办事环节和时间进一步压减,企业注销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全市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1476户,比上年增长12%。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出台实施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赋予浦东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成效明显,“双减半”“双一百”任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193项改革试点举措在全市推广实施,浦东新区探索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全面启动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对污染小、风险低的建设项目简化或豁免环评手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发布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制定实施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实施优化国资布局、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经理人市场化改革、员工持股试点等改革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7条”政策落地,放大“三个100亿元”政策效应;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附加费用,支持中小企业首贷和中长期贷款。健全输配电定价制度,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进一步发挥信用助力中小企业融资作用。

  (四)“老小旧远”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实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计划,全年帮扶引领11339人成功创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帮助8698名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实施援企稳岗补贴,受理13.1万家企业申请,发放补贴金额24.6亿元。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0.7万人次,其中培训家政持证上门服务人员4万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再创佳绩。新增方便户外职工休息的“爱心接力站”206家。修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按照国家部署推进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积极采取加强产销对接、财政补贴、设立平价猪肉专柜等措施,切实做好猪肉等主副食品保供稳价工作;实施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累计发放补贴8100多万元。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新增养老床位7202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485张,改造农村薄弱养老机构89家,新增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8家。制定实施第四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完善“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和托育点,新开办托育机构231个、幼儿园37所,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556个。

  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持续完善。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5.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9万户,完成旧住房综合改造1184万平方米,修缮保护各类里弄房屋104万平方米。多渠道推进租赁住房建设供应,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1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12.8万套。有序推进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供应,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6.3万套。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一城一策”长效机制,进一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社会事业加快改革发展。调整更新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推动服务项目内容完善和保障标准提高。实施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全面推进健康上海建设,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任务,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擦亮“上海文化”品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事业全面拓展,建成市民体育公园一期,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条、多功能运动场76片、益智健身苑点345个。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纲要,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优抚等工作继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美丽家园”工程取得成效,制定出台进一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若干意见和配套政策,推动1.28万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建成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启动第二批2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完成涉及7万户的村庄改造和9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完成857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绿色田园”工程加快推进,增加绿色农产品供应,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蔬菜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划定工作。“幸福乐园”工程深入实施,深化农村综合帮扶,完成全市生活困难农户建档立卡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村级产权制度改革,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9万人。

  (五)城市治理着力加强,生态宜居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启动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系统,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建立以“上海交通”“上海公交”“乐行上海”等交通信息化应用为主干的智能城运系统,聚焦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打造智慧生活服务体系,增强城市综合管理的监控预警、应急响应和跨领域协同能力。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巩固“五违四必”整治成果,拆除存量违法建筑2200.2万平方米,无违建街镇创建率达到93.4%。建立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完成120.5公里。全面推进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和品质提升,实现苏州河两岸贯通36公里。强化城市运行安全,组建市区两级应急管理机构,深入开展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完成15.8万户居民住宅老旧燃气立管改造,完成150栋高层公房、100个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切实做好防汛防台工作。

  社会治理创新持续深化。加强超大城市人口综合调控和服务管理,开展居住证、户籍等政策评估工作,完善住房、教育、医疗、居留、出入境等政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完成“社区云”平台一期建设,加强“市民云”平台建设。强化社区治理分类指导,推进社区民主协商示范点(居村自治家园)建设,修订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推进智能安防社区、智能楼宇等智能安防场所建设,建设执法办案数据库。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打严防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和排查化解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制定出台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取得明显成效。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完成3851台燃油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加强重污染柴油车综合治理,实施轻型汽车国六b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4.4%,PM2.5年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打好碧水保卫战,积极推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建设,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深入开展“清水行动”,全市劣V类水体占比下降至7.8%。打好净土保卫战,编制形成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完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体系。全力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和整改工作。持续增加生态绿色空间,新建林地11.3万亩、绿地1321公顷、城市绿道210.1公里、立体绿化40.6万平方米。

  同时,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积极有效应对,聚力攻坚突破。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受外部环境变化、内外需求不足和周期性问题交织影响,全市经济运行稳中趋缓、好中有忧,工业、外贸等部分指标增速出现回落,稳增长难度增大。汽车、电子等部分重点工业行业增长动力减弱,服务业发展能级需优化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仍不足,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仍需加快推进。受减税降费效应持续扩大、部分重点工业行业税收贡献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现低增长态势,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二是实体经济困难仍较多。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部分企业出现订单流失、产能转移、利润下滑等问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进入下降通道。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和效率仍不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能力水平亟需提升。部分政策精准性、落地率和覆盖面仍不够,用地、人才、融资等方面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仍需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效果和精准服务企业需进一步加强。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依然较重。物价结构性上涨压力较大,特别是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猪肉等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对市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影响需重点关注。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显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所加大。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仍需提高,养老服务、幼儿托育、旧区改造、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需持续用力加以解决。四是城市治理效能仍需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面临新的更高要求,社会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还需下更大功夫。生态环境保护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需持续攻坚,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和资源化利用需着力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成效需进一步巩固提升。城市运行安全、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仍存在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金融领域风险需着力防范化解,防风险、保稳定工作需切实加强。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是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目标年,也是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基础的关键年。总体看,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上海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三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进入全面施工期,国家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对外开放等重大政策落实见效,将持续引发新热点和新增长点;但同时,经济运行持续承压,稳增长促转型压力加大、任务加重。为此,全市上下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做到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狠抓落实、善作善成,努力把“三大任务、一大平台”重大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政策制度创新红利转化为增长的现实效益,发挥好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作用,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做好202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一届市委八次全会部署,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实施三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不断强化“四大功能”,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根据上述要求,与“十三五”规划、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本届政府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建议202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发展进中提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70%以上。城市能级加快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保持在4%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左右,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0家左右。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4.8%左右和4.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6万套,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万套。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保持在3%左右,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15平方公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同时,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牢牢把握“两个大局”“四个放在”,全面提升“四大功能”,认真谋划大思路大手笔,精准谋划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和重大布局,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绘就宏伟蓝图。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根据202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建议做好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力推进落实重大战略任务,着力构筑发展新优势

  1.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按照“五个重要”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落实国家总体方案和上海“特殊支持政策50条”,聚焦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信息快捷联通,积极争取落地实施一批突破性的政策措施,引领开放之先,发挥制度之特,承载经济之实,打造超常规发展的“临港速度”和经济新增长极。加快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推动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和落地一批标志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编制新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动产业发展、综合交通、文化旅游、社会服务等领域规划布局和项目建设,建设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为重要契机,深化自贸试验区“三区一堡”建设,赋予浦东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进一步支持浦东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2.着力增强科创板功能。支持配合科创板完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推动关键制度创新,适时推出科创板指数,开展相关机制评估完善工作,促进科创板平稳健康运行。引导创业资本和创新资源有机结合,支持和鼓励更多科创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落实落细“浦江之光”行动,完善科创企业培育库建设,培育储备更多上市资源,加强政策资源和服务措施集成,推动更多本地科创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3.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及上海实施方案,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深化沪苏浙皖合作分工,形成合力共同建设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全面落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共同推进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公共信用等八个方面一体化制度创新和重大改革举措系统集成,不断提高集聚度和显示度。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公路、轨交、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增强区域互联互通。加快推进G60科创走廊、城市经济协调会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联合实施一批科技创新攻关和科技成果应用示范项目,促进跨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和共建共享,为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协调推进淀山湖、太浦河、长江口水源地保护等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绿色发展,切实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4.持续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全面落实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实施意见,充分用好进口博览会平台,扩大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影响力,策划一系列城市推介活动和“投资上海”促进活动,吸引更多高能级的外资企业入驻上海。着力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加快建设虹桥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完善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功能,实现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运作。加快建设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加强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会展、总部、研发等经济形态和生产性服务业。精心办好第三届进口博览会,推动进博会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

  (二)全面推进“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1.加快提升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功能,推动证券、基金、保险等一批金融业开放项目落地。促进金融创新发展,推进航运指数期货、信托财产登记等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建设金融科技中心,大力吸引一批金融科技公司落户,积极布局构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链。着力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推进私募创新试点,营造良好的资管行业生态环境。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出台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加快提升贸易中心全球枢纽功能。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积极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一批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海外促进中心,扩大自由贸易账户项下离岸转手买卖规模,促进服务贸易、离岸贸易、转口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发展。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点,推动一批进口再制造和全球维修项目落地。着力提升总部经济能级,加大力度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营销、物流、财务管理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引导创建亚太区或全球营运总部;深入开展贸易型与民营企业总部认定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增强外贸抗风险能力,支持产业链相关企业加强协作,推动稳外贸政策落实到位。

  3.加快提升航运中心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着力集聚航运资源,启动建设浦东国际机场四期工程,推进建设外高桥铁路进港专用线和大芦线等内河航道,推进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加快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巩固空港、海港和邮轮母港枢纽地位。加快提升高端航运服务功能,举办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促进航运要素和功能性机构集聚,在沿海捎带、中转集拼、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权开放、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探索试点。着力推进智慧绿色航运发展,推动东海大桥智能集卡示范项目功能优化和落地应用,鼓励新能源、LNG和低硫燃油应用推广。

  4.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策源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实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2.0版,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建成软X射线、活细胞成像平台等大科学设施,全面建设张江科学城,做强张江实验室,积极争取推动国家实验室挂牌成立,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加快启动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快实施硅光子、硬X射线、脑与类脑智能等市级重大专项,启动碳纤维、人工晶体、先进激光、人工智能等新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全面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着力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制造”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持续优化“双创”生态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入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中以(上海)创新园、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等一批高水平创新集聚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到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5万家。

  5.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深入实施人才高峰工程等引领性重大人才工程,完善居住证转户籍等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完善人才评价和服务体系,打造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和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市场服务能级,建立更为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扩大集体用地建设人才租赁房试点,着力解决人才安居问题。

  (三)全力做好“六稳”工作,着力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1.全力促进工业稳增长。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汽车行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制定出台新一轮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加快在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发力,努力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支持创新升级和提高附加值;推动新材料和精细化工行业一批大项目落地。大力促进工业投资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支持力度,力争全年工业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支持推动特斯拉、中芯国际、和辉二期、华力二期、大众纯电动汽车工厂等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和产能提升,加快推进华为研发中心、积塔半导体、国能新能源汽车、超硅半导体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着力提高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共性基础技术能力。落实全市产业地图,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先导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建设,推进大飞机创新谷和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新产业集聚平台。大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升级版。持续推进桃浦、南大、吴淞、吴泾、高桥等五大重点区域转型发展,加快金山第二工业区整体转型。

  2.巩固提升服务业发展势头。全面落实全市服务业大会工作部署,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落地实施。抓住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机遇,加快吸引一批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等标志性的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推动一批总部型金融机构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功能型机构在沪设立。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根据区域供需状况精准加大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力度,完善地价房价联动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量升价稳”态势。促进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支持数字经济、创意设计、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新兴行业加快发展。

  3.着力提高投资强度和密度。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安排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52项,其中新开工24项、建成11项,另安排预备项目60项,全年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围绕解决“老、小、旧、远”民生问题和创造高品质生活,聚焦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旧区改造、乡村振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文化体育设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点区域项目引进和落地,着力提高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北外滩、杨浦滨江等重点地区投资强度。制定2020-2022三年投资计划,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增加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落实新一轮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制定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具体措施。

  4.多措并举挖掘消费市场潜力。着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深化落实促进消费增长实施方案,进一步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平台经济”和“品牌经济”,加快打造国际消费城市。加快推进南京路、新天地等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发展海派特色小店,着力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发展免退税购物业,推进口岸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发展,扩大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加强会商文旅康体融合创新,促进文化、体育、旅游、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能级,发展无人零售、智能导购、数字营销等商业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商圈创新发展。

  5.加强招商引资和精准服务企业工作。加强投资促进工作,出台实施投资促进若干意见,设立市级和各区投资促进中心。强化招商引资统筹联动,推动招商引资、促进投资与培育壮大新动能紧密结合,大力吸引一批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关键核心技术的重点项目,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头部企业和优秀创新团队;打造全市投资促进服务平台,推动各区在园区转型升级、打造专业招商团队、考核激励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街道安商稳商和服务企业工作。创新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运作机制。完善服务企业联席会议机制,推进企业服务云二期建设,进一步健全服务企业网络。

  (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着力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1.持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和国家利用外资重大政策,做实用好上海外商投资促进服务平台,加快引进一批大企业和大项目。抓住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政策机遇,推动落实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鼓励支持各区探索开展重点领域对外开放试点,吸引一批服务业外资项目落地。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双向投资促进工作网络,完善投资促进和服务外资企业长效机制,提升“引进来”和“走出去”水平。深化“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商品直销平台,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深入推进与沿线国家在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等领域务实合作。全面落实对口帮扶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持续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3.0版方案,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坚持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首要标准,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指标、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和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聚焦重点领域逐项推进改革,拓展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施工许可等改革事项覆盖面。着力提升各项政策措施成效,优化提升企业办事系统,开展对各区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3.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效能。坚持以企业和市民需求为导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全面加强平台建设、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系统集成。大力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扩大线上总门户服务事项覆盖面,重点扩大高频公共服务事项接入范围,做优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服务,推进“一人(企)一档”建设,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度和便利度。加强数据整合共享,推动党政机关新建信息系统及其他具备上云迁移条件的信息系统全面上云,启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数据平台二期建设,拓展公共服务行业数据归集,深化金融、交通、健康、文旅等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加快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型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标准化建设,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服务品质和效能,推动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移动端政务服务应用向“随申办”整合,打造政务服务移动端统一入口。

  4.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开展“放管服”改革综合授权试点,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赋予重点区域更大改革自主权,充分调动各区和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在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探索实施“一企一证”“一业一证”改革,压减工业产品许可证范围,拓展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开展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扩大员工持股试点范围,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化改革。实施民营经济百强培育提升计划,着力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推动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推动信用主题数据库建设,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深化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示范区建设。

  (五)坚持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为引领,着力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1.全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推进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系统建设,全面启动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2.0版升级改造,提高实时感知发现问题、快速有效处置问题能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累计建成2万个5G基站,推进5G网络市域全覆盖,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城市大脑”,深化数据汇聚共享,强化系统集成共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街镇无违建创建,推进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工作,纵深推进道路交通违法大整治,实施50个道路交通拥堵点改造,推进公交线路实时到站信息预报服务,健全城市维护管理长效机制。

  2.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基层建设,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进一步为居村减负增能赋权。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推进“社区云”平台建设,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能力。推进社区分类治理,积极推广“生活驿站、睦邻家园、邻里汇、同心家园”等经验做法,打造社区共同生活圈。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社会稳定和矛盾化解工作。基本建成智慧公安,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强化反恐防范,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

  3.全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全力推进城市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完善应急管理和物资储备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消防等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强能源供需统筹平衡和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地下空间、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强化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六)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1.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新一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计划,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帮扶引领成功创业1万人,帮助800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培训4万名家政服务持证人员。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统筹提高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待遇水平。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城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市新增养老床位7000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家、社区助餐服务点200家,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0张,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加强养老服务补贴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衔接,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2.切实做好主副食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物价综合分析调控,密切关注主副食品价格变化,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及时研判价格走势。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区长负责制,切实保障主副食品供应量足价稳、优质安全、便利惠民。进一步加大猪肉保供稳价力度,积极采取产销对接、基地建设、平价专柜、储备投放等措施,保障猪肉稳定供应、价格平稳和优质安全。完善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优粮优产优储优销,增强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加强蔬菜生产和供应,推进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新建改建一批标准化菜市场。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一旦达到启动条件,按月及时足额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3.持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深化“政企合作、市区联手、以区为主”旧区改造新模式,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8万户。继续花大力气开展旧住房综合改造和各类里弄房屋修缮保护,完成9万户居民住宅老旧燃气立管改造。引导支持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加快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和雨污混接改造。加强房源统筹和供应,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6万套。加快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8万套。

  4.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强托幼一体化建设,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制定实施托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新增普惠性托育点50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600个。深入实施健康上海行动,加快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推进医保支付方式、药品耗材招采等改革,推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升级和标准化建设,新建11个医疗急救分站和100家智慧健康驿站,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院前急救服务。优化生育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加快建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加快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举办第三届市民运动会,积极筹办2021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增加社区体育设施服务供给,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00条、多功能运动场80片和益智健身苑点500个,促进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体育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国防和驻沪部队建设,继续做好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民防、双拥等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推进美丽家园工程,完成第二批2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启动建设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20个。积极稳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切实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7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涉及6万户的村庄改造,完成3.5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

  2.加快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着力推进绿色田园工程,推进松江和崇明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17个绿色田园示范基地,建设10万亩水稻绿色生产基地,新建9个绿叶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水产养殖绿色生产方式推广面积达到8.5万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培育一批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及“互联网+”乡村产业服务组织。策划一批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3.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着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着力推进幸福乐园工程,加强农村综合帮扶“造血”项目遴选和建设,深入开展生活困难农户精准帮扶。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农民技能大师和首席技师培养计划,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基本完成镇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1.努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行动,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启动新一轮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开展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工业、能源、交通、建设等领域治理措施全面落地。全力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河长制、湖长制长效机制,加快建设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吴淞江工程新川沙河段、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等工程,全年整治河道345公里,打通断头河超过1000条段,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推进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南大、桃浦土壤污染修复试点项目。认真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第二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2.巩固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成效。聚焦分类规范、定时定点投放、末端处置等关键环节,着力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巩固提升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效,全面实现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标准化,实现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垃圾末端处置能力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启动建设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二期,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

  3.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提升黄浦江岸线公共空间品质和功能,实现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基本贯通开放,打造市民休闲健身、娱乐观光的“生活秀带”。深入推进实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筹办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全面完成临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制定出台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办法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节能控煤精细化管理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新建林地7万亩,新建绿地1200公顷、城市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持续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