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44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的函 2021-06-21 来源: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
字号:

杨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新冠流调、让健康码发挥更大作用”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您的建议,对本市落实疫情防控,助力城市高效治理具有借鉴意义,我们正积极吸收采纳,不断推进相关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力落实疫情防控。坚持以“健康码互认、持绿码通行”为原则,依托市电子政务云、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按照“统一管理部门、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流程管控、统一数据采集、统一赋码规则”的“五个统一”建设目标,构建上海区域内唯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随申码·健康”。

  一、做大做强“随申码”功能,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广泛性

  “随申码”定位为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市民随身服务码,是政府服务企业、市民的新型载体,是上海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工具。“随申码”作为可信身份凭证及二维码数字名片,通过连接线上、线下用户场景,为市民开展各类活动提供权威、个性、精准、便捷的信息服务。2020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制订并印发《关于进一步拓展“随申码”应用的实施方案》。为落实相关要求,市大数据中心从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全面拓展应用场景

  按照“绿码互认”“持码通行”“有码认码”“无码认单”的原则,以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通道,充分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大健康码数据共享跨地区互认支撑力度,每日定时将“随申码·健康”数据推送到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为三省一市乃至更多省市的务工人员返岗、企业复工复产、群众工作生活等提供便利。

  截至今年3月,“随申码”使用人数超4900万人,累计使用次数超31亿次,实现健康核验、问诊就医、交通出行等民生领域的应用,逐步成为上海市民的随身服务码。

  (二)不断强化规范管理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市大数据中心不断完善“随申码”功能体系,强化应用服务规范管理。

  一是强化“随申码”基础能力。制定一系列标准规范,为各行业进行“随申码”技术对接、应用管理等提供指导。加强“随申码”前端能力和后台支撑,提升平台开放服务水平。

  二是深化“随申码”数据治理。系统整合相关数据资源,加强“随申码”数据管控,确保个人数据安全可控。依托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汇聚国家及市公共管理机构数据,将来自国家层面以及市卫生健康、公安、交通等部门和运营商以及航空、铁路、互联网公司等的数据多源校核,经过数据建模、分析评估后,实现对人员的动态管控、对数据的动态更新。基层社区人员也开展了大量的排摸工作,让赋码结果更客观、更准确,为“随申码”提供数据平台及共享服务。

  (三)持续提升安全保障

  本市十分重视“随申码·健康”数据安全问题,依托公共数据安全整体保护框架体系,覆盖与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业务运行相关的“云、网、数、用”等各个领域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共享交换平台安全体系、监测监管平台、健全安全应急机制,以技术、制度、管理三道“防火墙”和安全管理闭环,保障“随申码·健康”数据安全。同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完善“随申码·健康”设计标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显示个人信息、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随申码”应用服务作为全市健康核验的重要载体,包含用户个人信息及健康状况等敏感信息,市大数据中心从三个方面对服务进行安全保障。

  一是应用服务运行环境安全。“随申码”应用服务运行于市电子政务云上,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等级保护机制,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

  二是前端应用采用多重保障。“随申码”在前端应用中,采用多种保障手段。首先,采用实人认证技术。“随申码”作为用户电子身份标识,采用了“实名认证+实人认证”的多因子安全认证技术,确保使用者为本人。其次,采用动态二维码技术。“随申码”码值采用国密算法云端实时生码,码值一分钟有效,保障码的安全性和唯一性。再次,采用数据处理技术。根据不同场景安全要求,提供数据脱敏或数据加密,以“最少可用”的原则,提供多场景应用。

  三是核验信息不外泄。“随申码”的核验是指在用户亮码后,使用设备扫码进行核验获取健康结果的操作。基于不同场景,提供多种核验方式,杜绝信息外泄问题。

  方式一:防控人员通过使用微信、支付宝、“随申办”App“扫一扫”功能扫描用户出示的“随申码”,系统后台核验后,通过H5页面方式,展示用户当前健康状态信息,扫码端不留存用户隐私信息。

  方式二:市大数据中心提供“随申码”验码接口,具备开发能力的各类机构企业可依托扫码枪、扫码器及闸机等扫码设备开发相关应用,扫码后,通过专用接口核验用户健康状态,核验信息脱敏后反馈,保障用户隐私信息。

  二、努力做好下一步工作

  “随申码”将深度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打造信息高度集成的数字化平台,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型应用生态体系,为市民提供互联、泛在、智慧的数字服务。我们将坚持以应用为牵引,以服务为导向,加大“随申码”在社会治理、城建交通、文旅体育、司法管理、赛事活动、信用权益等领域的应用力度,进一步挖掘“随申码”长期应用价值,全力将“随申码”打造为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市民随身服务码,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感谢您对“一网通办”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