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4年奉贤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字号:

关于印发《2024年奉贤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卫生健康单位、委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4年奉贤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特此通知。

2024年4月11日

2024年奉贤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4年,区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五届区委七次全会和区卫生健康党建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质量,持续增强卫生健康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为“奉贤美、奉贤强”筑牢健康之基。

  一、深化医疗质量行动,优势引领、分级协同,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再深入

  1.加强设施资源配置。落实《上海市卫生健康设施专项规划(2024-2035年)》,主动融入临港新片区和奉贤新城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实现新华医院奉贤院区项目建成完工,区公共卫生中心投入运营,完成区疾控中心、监督所、血站整体搬迁。推动复旦儿科医院奉贤院区、区中医医院急诊综合楼改扩建等项目。启用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光明尚贤服务站、柘林如意服务站,推动奉城、柘林、平安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增配血透设备,扩容血透床位,全力提升区域血透服务能力,最大限度为区内血透患者提供就近就便优质服务。

  2.深化医联体建设。加快建设以市级医院为依托、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完善分级诊疗协同机制,推动实施《奉贤区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方案》。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级,推进区中心医院与市六院建立更为紧密高效的协作关系,全力以赴落实区中心医院三乙复评审迎检工作。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持续做好服务协同,推进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

  3.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强化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加强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做到合理施治。全面排查区域医疗机构行业安全风险,规范诊疗行为。加强药品采购、储存、调配、使用全流程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深化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居民就医体验行动,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居民就医感受度。加强无偿献血,做好临床用血保障。

  4.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加强优势学科引领,推进与复旦、交大等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合作共建,通过学科托管、专科共建、科研协作、人才引育等多种方式,打造重点学科。推进高层次医学人才“聚贤”计划,发挥柔性引才示范效应,建立清单管理机制,以项目化形式集聚和吸纳5-10个紧缺专业高层次医学人才(团队)。启动奉贤区专科联盟建设,引导区域内专科规划建设有序发展。组织临床科研课题和继续教育项目申报,提升医护人员科研能力和业务技能。推进临床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医教研产联动发展,深化与东方美谷等美丽健康产业合作。

  二、瞄准疾控体系改革,主动预防、增强韧性,推动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再提速

  5.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深化疾控体系改革,优化职能设置,推进区疾控局平稳有序运行。巩固区疾控机构达标建设成果,持续提升实验室检测、现场调查处置等关键能力。实施新一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力推进区域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与复旦公共卫生学院等合作,深入推进“公卫优才”项目实施,开展《奉贤区公共卫生人员基本技能操作规范》培训教材编撰,全覆盖同质化开展培训,定期组织基础能力(理论和技能)考核,提高公共卫生人员综合素养。

  6.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加强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霍乱、流感、麻疹、感染性腹泻等重点传染病及新发、输入和少见传染病防控,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风险管控。深化“医教结合”,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人群,及时、稳妥处置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传染病疫情。

  7.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加强与新华医院、国妇婴、复旦儿科医院、交大公共卫生学院等对接合作,推进妇女儿童健康中心建设。制定新一轮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设置规划。推进妇儿数字高地建设,深化“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管理模式,探索打造智慧妇幼保健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助产医疗机构产安办履职能力,强化危重孕产妇抢救及重点孕妇管理,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全力保障母婴安全。推进儿童健康服务管理,深入实施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

  8.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优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完善心理危机干预联动机制,开设区精卫中心心理咨询中心门诊,加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科普宣传力度,加强心理援助和综合干预队伍建设,开展人员培训和演练,提升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和职业人群等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打造中医药社区服务主阵地,深挖内涵、塑造品牌,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再突破

  9.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推进区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市“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和中医急诊能力提升项目,丰富中医妇科、中医脑病专科、急诊科中医内涵。着力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深化与龙华医院协作,加大优质中医资源下沉力度,推动医联体双聘门诊开设。推进中医质控工作闭环管理,探索开展中药饮片代配代煎质控监管,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

  10.推进社区中医药建设。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推动中医特色专病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做好10项社区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品牌项目总结,扩大社区中医病种。新建2-3家开展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深化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11.推动中医药人才学科建设。加大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和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的建设,注重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挖掘,带动青年中医人才队伍,培养中医传承型人才。组织开展区“名中医工作室”“好中医工作室”项目建设。依托奉贤区基层中医药实践推广培训基地,举办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班,开展“岐黄相约”中医学术系列活动。

  12.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开展“进社区”“进校园”系列中医药科普活动,科普中医药养生知识。与奉教院附小合作建设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开展“中医中药惠贤城行动”“中医药文化节”“中医专家义诊”“中医膏方节”“中医科普大讲堂”等活动,全方位、多人群、多途径广泛宣传中医药知识。制作一批“医小贤”形象的科普视频,加强全区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构建15分钟社区健康服务圈,对标一流、多维联动,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级再提升

  13.实施基层卫生机构硬环境改善行动。推进“三中心一诊室”标准化建设,创建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2-3个,建成社区护理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标准化口腔诊室各3-5个,全面提升社区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口腔健康等服务能力。立足区域实际,稳步推进社区卫生资源整合,提升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14.深化基层卫生服务软实力提升行动。实施应用好《病种清单》,开展病种清单监测评价,推动基层卫生诊疗能力逐步扩容。深入开展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轮训,推进基层医师至上级医院进修。探索研究基层常见病、慢性病临床路径,推动基层诊疗服务同质化、标准化。深化社区“全+专”结合服务,继续巩固社区全科门诊阵地,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的专科医疗服务品牌,做实“一社区一品牌”社区诊疗特色地图。深化高校共建社区成果,举办第二期科研能力培训班。加强基层服务全过程质控管理,不断完善“五个质控中心”工作机制。

  15.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全面推进以家庭为单元“双签约”服务模式,形成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提升签约服务覆盖率至45%。落实好签约居民全覆盖健康评估,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项目清单,对签约居民加强主动联系与动态服务。推进实施家医驻村卫生室服务规范,深化下沉式服务,加强签约服务考核与激励,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16.打造“家门口”健康服务平台。开展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质控管理,研究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务实应用。持续扩大家庭病床服务覆盖,加强与居家安宁疗护、居家康复、居家护理等服务相衔接。依托区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以及市级安宁疗护社区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内涵质量。推进“功能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推广适宜发展模式与经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企事业内设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等协作,引导形成多元化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五、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普惠均等、优质多元,推动健康促进和惠民服务再巩固

  17.常态化巩固国家卫生区镇成果。把巩固国家卫生区、镇作为优化社会健康环境、强化社会健康治理、实施健康奉贤建设行动的平台和载体,由“运动模式”向“常态模式”转变。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探索实施重点场所“督导单”制度,推进顽症的解决。指导南桥镇完成国家卫生镇复审“四个一”制作任务。依托爱国卫生网络,全力抓好《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的宣传贯彻实施。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全面做好血防工作。

  18.广泛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基层卫生健康单位、村居、家庭等健康促进建设,夯实健康奉贤微观基础。推进南桥、青村镇建设市级卫生健康街镇示范点。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探索在更多地标性点位融入健康促进元素。加强卫生健康科普资源整合和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健康科普体系。重点实施“贤医健康说·科普进社区”大讲堂、健康科普能力提升培训、十月怀胎爸爸戒烟、健康科普短视频制作等专项工作,进一步打造“贤医健康说”健康科普品牌。

  19.推进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推动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依法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政策,维护计生特殊家庭合法权益。推进以“生育指导、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为重点的健康家庭建设,开展“健康家庭-优生优育”“健康家庭-生殖健康”等社区行项目。组织开展“5.15”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服务活动。配合教育部门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开展生育政策实施情况评估。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20.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健康老龄化行动,推进老年心理关爱、口腔健康、营养改善、认知障碍防治等专项行动,夯实试点点位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宣传、筛查及干预等。深化医养结合服务,推动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养结合机构的签约服务和长护险人群的家医签约服务,做深做实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引导老年人提高自我防护和健康管理能力。扎实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和管理,优化X线胸部检查,对高危人群提供眼底检查、骨密度检测等,有效筑牢老年人健康屏障。平稳有序做好区老龄办职能划转。

 六、强化治理能力建设,放大格局、激发动能,推动卫生健康行业治理再优化

  21.提升行业综合监管效能。完善“政府主导、卫生牵头、部门协作、属地管理”的综合治理格局,从源头、过程、结果方面多重发力,持续保持打击非法行医(非法代孕)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医疗行业秩序。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制机制,以职业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强化职业健康“服务+监管”,夯实网格化管理。结合“智慧卫监”系统建设项目,加强“扫码知卫生”、消毒餐饮具在线监测、医疗废物智能化管理等场景应用深度,探索非接触式智慧执法创新实践。科学制定监管评价标准和方法,综合评估被管理对象的信用等级,深化信用监管全过程全系统接入。

  22.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加强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卫生应急骨干和应急梯队专业能力培训和演练。组织重点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月活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等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做好防汛、抗台、抗震、防寒等防灾救灾演练,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准备。开展民兵、民防等医疗专业队伍整组、拉练。做好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

  23.强化医疗数智赋能。推进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应用场景建设,加强医疗大数据底座建设,按“六统一”标准构建全区健康医疗数据资源标准规范、治理应用体系,促进多源、异构数据整合共享,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业务、支撑决策能力。加强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促进医疗健康数据互通互认。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达标规范化建设,逐步开展密码测评及改造。

  24.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落实《奉贤区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全力做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督查指导,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加强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各项工作,压实各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深入治理医疗领域乱象。深化医德医风教育,加强行业正面典型宣传,传播医疗卫生正能量。

  25.严守安全稳定底线。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风险防控、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应急值班值守,确保全系统安全稳定。实施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推进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积极化解信访矛盾,及时处置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妥善处置医疗纠纷矛盾,依法规范开展医疗事故鉴定。合理编制医疗设备等年度采购计划,规范采购流程。加强财务管理、政务公开、卫生统计、档案管理、保密、禁毒、扫黑除恶等工作。

分享:
Baidu
map